那場大戰生在寒冬季節,母親小產的原因大概是受凍了吧?身懷六甲還要滿城走路,確實是難為她老人家了,現在母親身體一直不好,應該也是那時落下的病根,唉!
也多虧當時是寒冬,氣溫寒冷可算是滴水成冰,在當今太子朱高熾靈機一動下,連夜在城頭上澆水,竟把一座偌大的城市變成難以逾越的冰封堡壘,後來無論是李景隆如何氣急敗壞,下令幾十萬大軍晝夜強攻,最終都落得個徒勞無功,隨著燕王率領朵顏三衛等大軍回援,殺得李景隆幾十萬人大敗虧輸。
燕王妃不愧是明初第一名將徐達的女兒,為人生平幾乎和長孫皇後馬皇後一樣偉大,都是知書達理,善良體貼的女性,真是一代奇女子!可惜此時已經故去了吧?記得好像是死於永樂五年,享年時僅僅46歲。
而母親隻知道姓王,年齡家世什麼的則是半點不知。不光是母親,整個家裏的情況都如兩眼摸黑,畢竟在熟讀史書,這芸芸眾生的生平也不會記錄其上。
似乎在曆史上,也並沒有張祈安其人,而父親一直到60多歲,才有了一個兒子,以至於75歲戰死於那場令後人無限感歎的土木堡之戰後,繼承爵位的隻是一位年僅9歲的孩子,是父親龍精虎猛,臨老時才老樹開花還是另有原因,則沒人清楚了。
記憶中還有一位哥哥,好像幼年時死於一場疾病,這古代的生育率和兒童成活率可真的是不高,就是皇家那些王子公主,那般的金枝玉葉,那也是說沒就沒,不帶含糊半點的,難怪他們稱自己為二爺,也不錯,怎麼說也比成天被人叫‘大爺’來的好聽,不過後來曆史上的自己,大概就是因為體弱多病,夭折了吧。
想到這,張祈安笑了笑,表情間顯得非常豁達,畢竟自己是重獲新生,能多活一秒都算是白撿的,以後多多鍛煉身體就是,至於能不能躲過命中一劫,反而看的並不在意。
一直懷抱著自己,喂水喂蜜的就是記憶中最疼愛自己的姐姐了,真是想想就讓人心中溫暖,好像曆史上,姐姐後來嫁給了太子朱高熾,被封為貴妃,那這麼說,以後咱就是皇帝的小舅子了?那可是真正的皇親國戚,嗬嗬。
曾經看過無數遍關於祖先功績的書籍,稍微思索就回憶起很多曆史片段,心中不禁有些興奮,如今自己身處豪門世家,所處的時代又是繁華盛世,那自己今後的生活,豈不是一片坦途?
錦衣玉食,奴仆成群,想想就讓人向往,美婢環繞,飯來張口,絕對是一個男人的夢想,甚至是立馬橫槍,征戰沙場,對身為武將世家的自己來說,都是如此輕而易舉。
明朝和曆史上的任何朝代都不同,在處理對外關係上,從不和親,賠款,割地,幾乎每一代皇帝都要對外作戰,天子死社稷,遷都禦國門,絕對不是說笑的。
如今的永樂皇帝,即使性格多疑嗜殺,有諸多缺點,也改變不了他是中華曆史上最偉大的帝王之一,修永樂大典,鄭和下西洋,遷都北京,五伐北方,打得元朝,那個曾經輝煌一時的黃金家族煙消雲散,最後連駕崩時,都是死在北伐回歸的路上,最為一個皇帝,其生平足以讓人無限敬仰。
即使張祈安勉強也算兩世為人,此時也不禁有些手舞足蹈,真恨不得馬上帶上一群豪奴,也學學那紈絝子弟,去那郊外的曠野上,策馬奔騰,大吼幾聲,好宣泄下胸中的豪氣。
“煙翠,今個你又瘋癲了,哼。”
好聽的聲音從玻璃隔斷對麵,隱隱約約的傳來,頓時引起正在無聲呐喊的張祈安注意,下意識的停住張牙舞爪的動作,輕手輕腳的趴在冰冷鏡麵上。
凝神傾聽,聲音傳來的方向,似乎距離自己並不遠,張祈安思索了下,馬上明白過來,應該是自己的兩個丫鬟守在外室,不過這麼長時間,她二人也未進內屋查看下病中的自己,不免有些有愧職守。
“怎麼了碧翠姐姐?好端端的又來咒我,不說出個一二三,我可不饒你。”
聽到這句有些故作老成的話,張祈安心中一笑,明明聲音清脆稚嫩,雖然隔著鏡子,也能判斷出說話的女孩年歲不大,頂多十四五歲,可口氣卻如一個成年大姑娘家,不過隨即恍然,這年代的女孩可不是十四五歲就已經成人,心智成熟與否,絕不能以另一個世界的常理來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