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宋城病變(1 / 2)

往常每當在湯臣別墅開會的時候,林立的地下室裏都很熱鬧,集團中幾名心腹都齊聚一堂,你一言我一語,氣氛盡管嚴肅卻不會顯得單調。

然而今天,林立短別歸來,徐建義等人按說都該來接風才對,現實卻是地下室裏空蕩蕩,隻有他跟陳海石對坐,不免顯得冷清。

“吞並李家在唐城的大部分產業,表麵上是樁美事,但林家眼下的胃口還是小了些,消化起來並不容易,徐建義和楚荷他們,現在比我其實輕鬆不了多少。”

陳海石述說著當下林家的現狀,順口也解釋了徐建義、楚荷等人為什麼沒來。

林立不是很愛搞形式主義,自然不會介懷。

接著陳海石從桌上文件挑出幾份,依次整理好遞交給他,相較口頭籠統闡述,字麵上的數據顯然更清晰明了。

林立花了五六分鍾,一目十行將幾張紙頁讀完,心中便有了明確認知,看來即便有李建成裏應外合,已經算是萬事大吉的程度上,林家吃下李家的難度還是有點大。

不過隻要安排足夠縝密,林家這場翻身仗出不了紕漏,需要的隻是時間罷了。

“辛苦你們了,忙完這陣,我來規劃路線,你和王陵打頭,幾個合夥人一起出去旅遊散散心吧。”

好歹是自己家的基業,林立身為集團少主,總不能把擔子全扔到底下人的肩膀上,人家操勞處理完重頭戲,平水行舟的日常耕耘,他也該躬行做做樣子。

否則便真成甩手掌櫃了,再不怕人說,終歸也說不過去。

說句難聽的,以他現在坐在總經理位置上這副做派,手下陳海石、王陵或者幾個合夥人,誰想架空他都實在輕而易舉。

陳海石沒有拒絕,人都有惰性,是個人就沒不喜歡安逸的,他並不在行列以外。

幾個月來眼睛近視熬深了兩百多度,倘若能休憩一陣,當然最好。

“但願有那麼一天吧。”他頂了頂眼鏡說道。

……

……

唐城隔壁的城市是宋城,最聞名的有三樣東西:宋城燒麥,桔梗花田,以及盛產的中藥材,婁陽黑青果。

這三樣名產被兩家公司把柄著,幾乎是壟斷地位。

桔梗花田和黑青果產業在趙家手中,借此發展的旅遊以及周邊產品利潤頗豐。

著名的宋城燒麥,則是鄒家祖傳的手藝,發揚到華夏各地,已經不僅僅局限於小吃,而是做到了全國連鎖的老字號品牌,躋身國內食品業幾大巨頭之一。

亭雲私廚,鳳興酒樓。

前者走高端小眾路線,隻麵向權貴以及精英人士,後者則是在惠民路線上走得坦蕩,但實際上很少有人知道,兩家風格迥異的餐廳,背後其實是一家。

唐城緊挨著宋城,毗鄰之好,自然也有亭雲私廚和鳳興酒樓,林立碰巧都嚐過,給他留下的感覺隻有一個,就是味道挺好。尤其亭雲私廚,能讓他這個修真者有胃口,實屬不易。

鄒古,便是這鄒家的公子哥,座次排行如何暫且不知,放在娛樂圈中卻也算出身不凡了。

從王陵那裏得知了有關鄒家的具體情報,林立才收斂起對食品業的不屑,想到前些日子裴嫿提醒他,說鄒古背景不簡單的話,現在想來,原來真的是不簡單。

“開個館子而已,利潤竟然這麼大?”

林立緊盯著報表上的數字,那是特殊渠道得來的鄒家去年交的稅,通過稅務反推盈利,毫不誇張的形容,那絕對是一串天文數字,與唐城顯赫無比的李家總資產相比,不超過但也不遜色。

王陵給出的回答很輕淡:“哪個行業做到極致,都是很能掙錢的。”

林立將報表放回茶幾,狠眨了兩下眼睛,將這兩天印在腦子裏的各種報表暫時忘卻,明眸看向窗外。

幾個月相處下來,王陵知道年輕老板思考時候的習慣動作有哪些,看窗戶就是其中之一,便兀自進行著手裏的工作,倆人各琢磨各的互不相擾。

寧靜持續了幾分鍾時間。

幾分鍾聽起來短暫,放到現實裏其實稍嫌漫長,最後梁洛甄推門而入,打破了辦公室裏的死寂。

不過仍然沒人說話,梁洛甄本就頭腦聰敏,跟了王陵這麼久,學得愈發懂察言觀色,進來隻是照例給林立送了烏龍茶、給王陵送了簡潔得有些劣質的午餐盒飯,便默默拉開門又離開。

“人到中年,終於是要開花了。”

林立突發感歎,說的顯然不是剛才思考的那件正事兒。

他的洞察力何其毒辣,分神瞄了瞄端茶送飯的梁洛甄,再看王陵接東西時的隱約溫柔的神色,便捕捉到了一絲叫作眉來眼去的氛圍。

男女間的情愫是藏得住的,不過兩個人沒有刻意去掩飾。

“你主動推給我的,現在該不會來對我說,林氏不允許什麼辦公室戀情吧?”

王陵臉上閃過瞬間的不自然,但轉眼又變得很坦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