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事情是我們難以預料的。我們不能控製際遇,卻可以掌握自己;我們無法預知未來,卻可以把握現在;我們不知道自己的生命有多長,但我們可以安排好當下的生活;我們左右不了變化無常的天氣,但可以調整自己的心情;我們無法改變世界,但可以改變自己。
叔本華曾經說過:“事物的本身並不影響人,人們隻受對事物看法的影響。”對世界的看法,沒有絕對的好和壞之分,但有積極與消極之分。消極心態者,會與世界針鋒相對,怨天尤人,看待問題永遠都會找到消極的解釋和借口,最終得到了消極的結果;而積極心態者,總能與世界友好地相處,麵對困難總能找到一個恰當的突破方法,並且將方法總結成經驗,最終將問題得到完美的解決。因此,智者選擇聰明地適應社會,愚人選擇笨拙地與世界對抗。
當世界無法改變時,智者選擇改變自己,而愚人的做法往往是,當自己不願意改變時,卻企圖改變世界。這樣,不同的態度和看法造成了不同的結果和命運,而每個人都必定要為此承擔和付出代價。
態度是一種神奇的力量。改變了看問題的態度,就改變了解決問題的角度。
改變自己,先從改變做事的態度做起。凡事愛找借口的人,遇到困難會投機取巧地偷懶、應付和逃避,卻不會思考怎樣想方設法解決難題;遭遇失敗會強詞奪理地為自己辯解、牢騷滿腹地訴苦成功“比登天還難”,卻不能建立自信、鼓足勇氣向成功發起挑戰。而一個有責任感的人,是從來不找借口的。借口的存在隻能消磨人的意誌和熱情,卻解決不了任何實質性的問題。
勇於擔當責任的人,麵對難題會深思熟慮,選擇詳盡可靠的方法來確保結果的萬無一失,而不會倉促地作出決定,草率地行動,以及虎頭蛇尾地收工;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在工作中,一個人具有負責任的態度往往能夠贏得他人的尊重和信賴,把一些難題和艱巨的任務交付給他們,收獲的也是放心和稱心如意。
改變自己,先要讓自己的內心變強大,才會麵對人生不畏懼,麵對世界不迷茫。
都說“要戰勝困難,先戰勝自己”。很多事例證明,一些看上去異常強大的困難都是源自內心的恐懼被放大的結果。怯懦、脆弱、不自信、缺乏耐心、意誌力不強等各種心理因素阻礙著我們的成功,導致不戰自退的失敗結果,而連續的挫敗感和一蹶不振的萎靡狀態足可以擊潰一個人的鬥誌和積極性。實際上,並不是困難壓倒了我們,難題難住了我們,困境困住了我們,而是我們被自己的內心所束縛了。一些經驗、觀念和思維定勢讓我們在困難麵前畏手畏腳,在決策麵前優柔寡斷,在難關門口不敢突破。解決問題是需要勇氣和力量的,戰勝困難也要借助信念和意誌的支撐,才能跨越鴻溝、攀上成功的頂峰。相信自己,一切就有可能;戰勝自己,就等於戰勝了第一道難關。
轉換心態,變換視角,則世界都為你讓路。反之,固執己見,不善改變,則處處碰壁。樂觀者從困境中看到希望,悲觀者從方法中滋生擔憂;強者從坎坷中踏出通途,弱者在挫折中身心被縛。
改變是一種思維,也是一種智慧。改變本身就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
“實在沒辦法”“對這個世界很無奈”,請立即將這種悲觀消極的心靈毒草從心底裏徹底根除吧!因為這種失望抱怨的口氣無論對自己還是對別人來說都是毫無益處的,它們隻能促使你增加失敗的次數,降低幸福的指數,且讓你的人生之路失去了應有的光彩。
思路決定出路,改變成就幸福。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隻有不肯改變的心。人也本沒有幸福和不幸之分,隻是沒有學會換一個角度看世界,不懂得用改變心態的方式去學會擁抱幸福和運氣而已。其實,改變並非是一件高不可攀的難事,有時隻需要我們學會放下,學會微笑,學會自信和樂觀,曾經認定的世界也許就是另外一個模樣。
《每天改變一點,離成功近一點》為讀者朋友們奉獻的是一份別具特色的心靈雞湯,以養心、修心、強心為主線,用簡潔平凡的語言和心靈小故事告訴我們,要借助心態的力量學會與當下世界和睦共處,學會與自己的內心溫暖相擁。本書主要通過三大心理能量來改變自己,征服世界,還給心靈以澄澈與安寧:首先,借助平衡內心的能力,幫助我們在浮躁不安的世界裏保持內心的淡定和舒適;其次,借助強大內心的能力,幫助我們在變幻無常的世界裏從容應對、立命安身;最後,借助拓展內心的能力,教給我們學會用寬容的態度對待世界,從而得到世界對自己的寬容。
書中的心靈感悟文字唯美而溫暖,如同一位親切的心理導師娓娓道來,讓你在百忙之中靜下心來細細地審視自己、沉澱自己、提升自己,幫助你重新找回自信,發現生活的美好;這些文字也如夏日午後的一杯綠茶,清新而沁人心脾,還你那份久違的心靈澄澈和安閑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