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花墜影上(一)(2 / 2)

四周荒原上伐來的古樹,小些的才被用作建築,而大些的,全被運到這些船廠裏,一桅桅巨大的艦船,便從這些船廠中不斷駛出。

船體巨大且牢固的安宅船,中央稍稍偏後處設有矢倉,兩舷置八十挺以上的櫓以供進退之用。沿著海岸每一裏,就有兩三艘這種大船;與安宅船相比船型較小的是關船,裝備有四十至八十挺櫓,得以迅速進退。每艘安宅船周圍,都分布著十數隻關船,仿佛是將軍身邊的諸多護衛;比關船還要小的,是小早:櫓數少於四十挺,輕便快捷,擁有著關船、安宅船所沒有的靈活性。小早仿佛螞蟻一般布滿海麵,海內側百丈內,都是這種船高高揚起的白帆。

海麵上浪濤洶湧,不斷有巨大的船隻從遠處駛來。那是日出之國的大名們,奉關白豐臣秀吉的命令所建造的巨舟。其中,以誌摩的海賊大名九鬼嘉隆的“日本丸”和毛利秀元在廣島下水的“大宅船”最為巨大。

“日本丸”全長約十丈,寬三丈,深一丈餘,推測載重量約為一千五百石;而“大宅船”更為驚人,據說可載米五千石。當這兩艘巨舟駛入名護屋的時候,所有勞工全都停了下來,他們興奮的呼喊聲甚至將海潮都壓了下去。所有人都堅信,有了這麼大的船隻,就算是大海,也一定能夠被征服!

而這一切,全都被天守閣上的一雙眼睛收入瞳中。慢慢地,他臉上露出一絲微笑。隻有他,才知道這座城池的使命。環抱著大海的名護屋——自從他在這片藍圖上畫出第一筆的時候就已注定,會是一座戰爭之城。它的存在,便是為了源源不斷地製造出這些船,這些戰船。

海風不斷吹來,大海雖然一望無垠,似乎並沒有什麼不同,但在信風的驅動下,會形成巨大的海流。而名護屋的位置,正是海流的上遊,而下遊……

他拿起一隻黃銅千裏眼,向西北望去。浩茫的海麵上,沉沉的夜色擠壓著。但他,卻仿佛看到綿延不盡的平原、寬廣的河流、堆滿積雪的長白山。從這座山越過去,便是富饒美麗的黑土地。那裏,便是他無盡征途的終結。

他雙手撐在天守閣的欄杆上,風從海上狂吹而來,他忍不住將金冠取下,長發立即被卷入風中,吹成一片淩亂。

風,給了他信心。他知道,一個大時代即將到來。那,決不是海神的時代,而是,他的時代!

低矮的簷角遮蔽住日光,隻留下一些碎裂的幡影。神佛的慈眉善目凝固在木石上,更顯出這座寺院的寂靜。

嚴島寺並不大,卻是日出國最出名的寺廟之一。大名們在出征之前,都喜歡在寺裏奉一炷香,祈禱八幡大菩薩能給他們勝利的恩賜。

今天的嚴島寺比起平日更為擁擠。日出之國領地在三十萬石以上的大名,全都集中到了這裏,其中,不乏聲名赫赫之輩:德川家康、佐竹義宣、毛利輝元、蒲生氏鄉、伊達政宗、前田利家、上杉景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