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手中捧著的,是繪著金邊、沒有沾染血汙的、加藤清正的馬標。
明軍進入內城的時候,受到了最熱烈的歡迎。隻是,這歡迎稍稍顯得有些虛弱,因為平壤內僅存的朝鮮人,都早已餓得站不起來了。
六個月前,這個城市還有六十萬人口,但現在,卻隻剩下不到十萬。整整五十萬人,消失在這場可怕的戰爭中。李如鬆策馬走進城中時,不知道該喜悅還是傷心。能夠攻下這座都市,自然是值得欣喜的,但若攻下的是這樣的一座都市,欣喜又有什麼價值呢?
外城幾乎全是廢墟,內城在經過戰爭後,也幾乎沒有任何留存。剩餘的這十萬人,隻剩下性命而已,個個眼巴巴地瞅著大明軍隊,但李如鬆卻沒有把握,能夠這樣維持住和平多久。
平壤陷落,漢城遲早會得到消息。三十萬倭軍必將全部北上,不間斷地對此處進行衝擊。他們又能堅持多久?李如鬆歎了口氣。
內城中有一座小小的行宮,據說是從檀君時代遺留下來的遺跡,古樸、狹小。倭軍占領平壤後,將這裏當作議事廳,這才保存了下來。此刻,大明將士將全部椅凳都集中起來,仍不夠大家所用,隻能讓幾位長老坐了,其餘人站著議事。
卓王孫沒有說話時,整座議事廳內是一片絕對的肅穆。平壤之戰,雖然每個人都發揮了作用,但若是沒有卓王孫,這一戰決不可能勝利。就連正道群豪們,看向卓王孫的眼神也都充滿了敬服。
卓王孫道:“李總兵,這場勝利中,你的功勞甚大。說說你的看法。”
李如鬆不禁麵有得色:“倭賊雖然單兵作戰能力甚強,但的確沒什麼智謀。竟然連自己的馬標真偽都分不清楚。那些馬標,隻有第一天的是真的,乃是由楊盟主率領一千騎兵夤夜突襲取回。其餘都是我偷偷請人繪製的。可笑倭寇居然分不清楚,果然上當!”說著,哈哈大笑起來。
卓王孫凝視著他,慢慢道:“你真以為那些馬標是假的?”
李如鬆點頭道:“當然了。”
卓王孫笑了:“那麼,為什麼倭賊的援軍始終沒來?”李如鬆一窒。
“楊盟主率領的軍隊,一直到今天才返回,他們這些天都幹什麼去了?而漢城內的軍隊,為什麼一直沒有行動?”李如鬆呆住了。他此前太過專注於平壤戰事,根本沒有注意到楊逸之一行人的動靜。
卓王孫淡淡道:“若是用你做的那些贗品,這一戰早就敗了。用兵之道,雖然計謀很重要,但計謀決不僅僅隻是欺騙。你要牢記才是。”李如鬆滿臉冷汗,說不出話來。
這時,一名士兵走了進來,稟報道:“啟稟大人,大同江上出現了無數戰艦,楊盟主急請大人前往。”
卓王孫皺了皺眉,率領著眾人出了議事廳。
就見大同江麵上果然出現了無數船隻,幾乎將整個江麵全部占滿。
李如鬆叫道:“大人!一定是倭兵的援軍到了!趕緊用炮轟!”
卓王孫還未說話,申泣卻叫了起來:“什麼倭國援軍?你沒見到他們懸掛的都是朝鮮旗嗎?他們是全羅左水師李舜臣的部隊,一定是聽到大人得勝的消息,前來投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