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人好像殺不完一樣,多的出奇。
他們潮水一樣蜂擁而至,拚死搏殺。又像潮水一樣退卻,重整旗鼓,換上生力軍再進行下一輪衝擊。
將一批敵人刺翻在地後,更多的敵人蜂擁而至,絕不遲疑的發動進攻。
又一個輪回就這樣開始。
黃巾軍派遣精銳,進行這樣周而複始的攻擊,已經持續了兩個時辰。
一個時辰內,大批的黃巾力士好像普通的黃巾軍一樣,受傷,死亡,倒在衝鋒的路上。
然後,他們似乎還能繼續維持這樣的攻勢,繼續再進攻兩個時辰。
至少他們表現出的韌性與姿態是這樣沒錯。
盡管包括大渠帥程遠誌在內,不少黃巾軍頭目開始不耐煩了。但他們誰都沒說。黃巾力士們的每一次衝鋒都震撼人心,給他們一種天下無敵的錯覺,並因此產生僥幸心。
或許呢,或許這一次就成功了。
然而現實就是,劉玄德的營壘好像銅鑄的一樣,無論多少次攻擊,多麼危急的情況都能熬住。
每次期待,得到的隻有失望,還有滿地屍體,還有劉備所部義從逐漸變得有氣無力的歡呼聲。
南麵戰線如此,東西兩側的戰鬥同樣如此。
這樣小規模的戰鬥中,關、張這樣萬人敵的猛將發揮的作用無比巨大。
除了帶給敵人足夠殺傷,更能大幅度的提振士氣。
同時劉玄德所部,大批遊俠出身,精於白刃戰的義從,也是他克敵製勝的法寶。這些人列陣廝殺或許不行。但城頭的小規模亂戰卻是他們最擅長的。
當然更重要的是他的弟子與門客們——數量超過五百人的弟子、門客隊伍每一個都經過劉玄德的細心教導,接受嚴格訓練。劍術,弓箭,槍術,騎術無所不精。
尤其是那三百餘名充任基層軍官的弟子,更是劉玄德從小養大,親自教導出來的。其中半數已經溫養出第一股真元。
這樣的士兵在任何一支軍隊中都稱得上精銳。再配合精工鍛冶的半身魚鱗鎧與三十煉鋼劍。每一名都足以以一當十。
這就是劉玄德的依仗,盡管無法將他的敵人擊垮,但足夠拖住他們,讓他們精疲力竭——這就是劉玄德的目的所在。
“再堅持一下,袍澤們,再堅持半個時辰!”
在再一次擊垮黃巾力士的攻擊後,劉玄德這樣大聲說。
在他身邊,略顯疲憊的義從兵士們強打精神,大聲回應。
與那些黃巾頭目不同。劉玄德激勵士氣沒有封官許諾,更沒有花言巧語。他隻是用平穩的語氣,說出這樣不足成奇的話。
然而對他麾下的義從兵士來說,這已經足夠了。
他們看向劉備的目光充滿了信任。這是成軍幾個月的時間裏,劉玄德身體力行,一步一個腳印積累的人望。也是他在連續三天的戰鬥力,始終衝殺在第一線,用劍贏得的威望。
連續兩個時辰的鏖戰,倒在劉備劍下的黃巾力士不下百名。整整三天的戰鬥,倒在他劍下的黃巾軍超過三百。
這個數字甚至略高於他的兩位義弟,關羽和張飛。
並不是說劉備武力高過他們二人,隻因為他們更擅長長柄武器與騎戰。青龍偃月與丈八蛇矛,在這樣狹窄擁擠的營壘上,有些施展不開。
不過,就算這樣,連續一個時辰的高強度的戰鬥。還是讓他感覺到了一絲疲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