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戰俘(1 / 2)

回營的路上,劉備以軍務繁忙為由,拒絕了郡尉鄒靖會晤的邀請。

所幸張飛不在,不然他多半要大聲抱怨這群郡兵見死不救,幫不上忙。

不過這不是重點。

劉備知道,鄒靖雖然膽小了點,但還算識時務。是不會因為一點小事就和自己過不去的。

更何況程遠誌所部還在。

這一戰黃巾軍北伐部隊損失慘重。傷亡,俘虜數量超過五萬,其中有八千左右是精銳主力。

算上前三天的戰鬥,程遠誌所部傷亡數量要超過三分之一。

不過這些損失絕大多數都是臨時裹挾的炮灰,沒有重組建製的苦惱——因為他們根本沒有所謂建製。

唯一困擾黃巾軍的隻有士氣而已。

隻要士氣恢複,十幾萬黃巾軍就能繼續發動進攻——理由之前已經說過了。

對黃巾軍來說沒有太多戰略選擇。他們隻有進攻,繼續進攻,才能保持他們的存在。

一旦某一天,黃巾軍的攻勢被抑製,就代表他們的末日到來了。

就是這樣,麵臨十幾萬黃巾軍的威脅下,任何聰明人都不會得罪自己的盟友。更何況劉備說的也不算錯。

他的確有很多事。說是軍務繁忙並不為過。

……

在回到營壘後,關羽主動去巡營,而劉備則去主持慶功。

他雖然是司馬,但司馬前麵還要加個“別部”,級別不夠,無法代表朝廷許諾封賞。

不過這也代表他麾下將士都是他的私兵。榮辱恩賞皆出於己。這種情況在中央皇權日益衰落的東漢末年,會變得越來越常見,越來越普遍。在李儒發明出“主公”這個稱呼後迅速擴散蔓延。

東漢末年的大小軍頭,指揮著與他們榮辱與共的私兵集團,將東漢朝廷撕扯的支離破碎。

一方麵為了自己的野心,更為了滿足他的屬下們的野心。這種野心會不斷膨脹,支撐他們攻城略地,侵吞兼並。直到敗亡,或者建立自己的國家。

幸運的是,東漢年間的武裝集團,還沒有演變成唐末藩鎮武裝那種殘暴野蠻。所以劉備不用害怕無法滿足他們的胃口,就被兵變推翻,一刀砍了再換個新主公。

當然退一步說,就算真是唐末藩鎮那種野蠻的軍事集團,劉備也自信能掌握得住。

因為他有錢。有相當多的錢。手上有大量新式商品,且壟斷了對遼東草原地區貿易的他,說得上富可敵國。

又因為他雖然暫時無法在官職,地位上滿足兵士們的欲望,但他的能力,威望,以及剛剛獲得的勝利都讓士兵們充滿希望。

即使刨除這些不說,他的名聲,他待人接物的態度,風範,也足以讓人堅信他會成功。

這樣的人絕對可以出人頭地。隻要稍微與劉備說幾句話,絕大多數人都會毫不猶豫的得出這個結論。

所以劉備的犒賞三軍,也僅僅隻是犒賞三軍而已。

用語言,感謝將士們的努力。拿出酒肉,用物質獎勵他們。當然,酒不能喝的太多。還有每名士兵都額外增發一個月的軍餉。是的,與當代絕大多數軍隊不同,在劉備麾下當兵有軍餉可以拿。雖然不多,每個月隻有五十枚五銖錢。但卻大大激發了士兵們的戰鬥意誌。

——這個時代的絕大多數士兵,一個子兒拿不到。這個時代的帝國沒有“軍餉”這個概念。除了戰後的戰利品與戰功首級獎勵之外,什麼都拿不到的。

這也是當代軍隊的士氣不足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