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前鋒(1 / 2)

在這幾天裏,隨著與叛軍的前哨戰不斷進行。帝國偵騎甚至一度逼近叛軍大營。獲得了大量有用的情報。

斥候們從軍旗,對方的軍營規模,灶煙以及物資消耗數量等等判斷,對方這一回集中了全部兵力。

比之前預計的更多一點,叛軍的數量很可能超過十五萬。

其中兩萬左右,是極具戰鬥力的湟中義從胡。對這一支騎兵部隊,即使是漢軍主力也會覺得頭痛。

餘下的十幾萬人馬,大部分都是羌人。少量漢軍叛軍,以及流寇土匪。

他們的騎兵數量非常多,甚至可能超過五萬。

除此之外,還有一件事,讓劉備覺得挺有興趣。

那就是除了大家一直關注的羌人騎兵與湟中義從胡之外,叛軍還從別的地方獲得了援助。

作為商人,劉備曾與來自西域的商人們打過交道。通過那些人的口音,以及那些人的裝束,劉備確定他們來自西域。

……

來自西域的士兵人數,大概在兩到三萬。大多數都是步兵,騎兵較少……至於他們會采用什麼戰術,裝備武器的狀況,實力如何……這些情報漢軍都不知情。

甚至這些軍隊究竟是西域哪個國家派來的,漢軍都不知道。

因為叛軍隔斷消息,如今的西域究竟如何,任何人都不清楚。

唯一可以確認的一點是,如今的西域,已經完全脫離了漢帝國的掌控……

自從桓帝以後,帝國國力衰敗,對西域控製能力越來越弱。元嘉二年(152年),西域長使為於闐所殺。永興元年(153年),車師後部王阿羅多起兵反漢……

直到現在,隨著涼州全部落入敵手,西域交通再次斷絕。

那裏是否還有忠於帝國的軍隊與軍官在苦苦支撐?

又或者那裏已經完全脫離了帝國?

看看羌人叛軍中的西域部隊,劉備覺得自己已經有了答案……

當然比起這個,更讓他感到失望的,是帝國中樞對於西域的輕視。

他們對發生在西域的事情,顯得漠不關心。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他們甚至連涼州都想要放棄呢,就更不用說西域了。

……

“當然,這些並不重要!在大漢天兵麵前,一切反抗的蠻夷都會成為齏粉!”

在討論這件事的時候,張溫幾乎沒興趣多討論一下,隻是揮揮手,好像不耐煩地驅趕一隻蒼蠅一樣。然後說出了這樣聽上去挺激動人心,但實際上卻沒有任何意義的話。

就像是這個時代的絕大多數地主貴族一樣目光短淺,對於開疆拓土,這種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情沒有任何想法。隻巴望著多剝削剝削自己的佃農,維持自己愉悅優渥的生活。

……

事實上這幾天,張溫自己偶爾也在思考一個問題。

那就是為什麼呢,劉玄德他對營中的幾乎所有人都彬彬有禮的,想要拉攏他們。

尤其是那些張溫一點兒也看不上眼的粗魯武夫,以及寒門的垃圾。

比起那些人,明明更值得拉攏,投資的自己,劉備卻一直敬而遠之。

事實上張溫也想過。如果——當然,隻是如果——如果劉備能夠投靠他,做自己的鷹犬爪牙的話該有多好。

他有那麼多錢,又有那麼強的實力。隻要投靠自己,那麼自己豈不是……

他是這麼想的。

他真的給過劉備機會了。

他不止一次向劉玄德暗示。

但是自始至終,劉備一直保持著同樣的情緒,去對待他。

那就是敬而遠之。

該給的好處一點不少。金錢,財寶,還有來自幽州工坊的精美瓷器,琺琅器與玻璃器皿。

在看到這些巧奪天工的珍寶時,他甚至以為劉玄德要成為自己的人了。

當然現在看來,這一切隻是錯覺。劉玄德自始至終對自己的態度隻有一個,那就是敬而遠之。

確認自己無論如何都得不到劉玄德,這也是張溫確認要毀滅他的原因之一。

“總而言之,明天就是決戰之日!大軍三更造飯,五更出營。勝負在此一舉!”

……

雖然劉玄德還想就這件事,與張溫說一說,但是張溫很明顯已經不想再就這個話題聊下去了。

他迫不及待的開始排兵布陣。

將大軍分成的一個個單位,騎兵部署在這裏,步兵部署在那裏。這是一名紙上談兵的指揮官最喜歡也最感興趣的事情了……

順便一提的是,作為一個實用主義者,盡管張溫已經在心裏判處了劉玄德的死刑,但是劉備測繪的,有關美陽地區的地圖,以及做出來的模擬沙盤他卻毫不猶豫的照單全收。

在這種情況下,在一眾合格的軍官輔佐下,他布置的陣型還是挺像模像樣的。

“賊軍騎兵眾多,而我軍騎兵較少。以步對騎,當以守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