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過一係列實驗後,劉備最終得出了一個令人沮喪的結論。是的,就是人類溫養,而後轉化為人體真元的天地之間離散的元氣,在自己配置的火藥中擔任了阻攔爆炸的效果。最終導致了所有火藥無法使用。
……
當然,這並不是說這個世界最終,就不會出現火藥武器,人類的戰爭總會停留在冷兵器方麵。
因為根據劉備閱讀曆史文獻,以及聽老人們口述等等推算,這個世界的天地之間的元氣,是不斷減少的……甚至很可能,現在的漢末亂世,將是最後一個天地元氣的高峰。
在那之後,天地之間的元氣會不斷消散,直至消亡。到那個時候,火藥武器將正常使用。屬於“超人”們的時代將會結束。真正屬於人民大眾,屬於普通人的時代,將隨之到來。
至於這個過程究竟需要多久,劉備不太清楚。
或許一兩百年,或許要幾百年。總之是在久遠的未來……
……
總之,有沒有火藥,戰爭絕對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樣子。
而沒有火藥,對於劉備這樣,對基建有著極大特殊熱情的人來說,實在是一件非常殘忍的事情——
沒有火藥,就沒辦法輕易地開山開路。
也沒辦法輕易獲得石材,以修建道路,建築,以及堤壩……漢室的土木工程,基礎設施建設將繼續停留在一個較為原始的時代。
劉備期望中的,將硬化路麵鋪滿全國的宏偉目標,理所當然無法實現。
在確認了這一係列結果後,劉備感到痛苦。
非常,非常的痛苦。
那種痛苦比知道他當不上皇帝啊,或者說某個三國時期著名的女人,好像大喬小喬或者貂蟬什麼的沒辦法搞到手什麼的痛苦的多。
當然,作為一名實用主義者,在短暫的痛苦之後,劉備便徹底放棄了火藥武器的研發,將所有精力投入到了冷兵器部隊中。
就像是之前說的那樣,在火槍無法列裝的情況下,戟,或者斧槍,是最靠譜的破甲武器。必須予以重視。
於是在劉備改良的2.0版本步槊方陣中,兩百四十名步兵有三分之一,也就是八十名為戟兵。配備的長戟長二點三米,重八斤,戟的構造,除了單純的槍外,是最經典的一側斧刃——是的,斧刃,而不是向內的凹陷的月刃。
後者是用來勾挑的技術型構造,而前者則是用來劈砍的力量型構件。
……
這便是升級版的步兵方陣,總人數三百人,八十名戟兵,一百六十名步槊。如此組成空心方陣,一側六十名。第一列長戟、二、三列為步槊;
同時,方陣還包括遠程投射步兵六十名。三十名弩手——這與之前的方陣相同,三十名為弓手——
在確認了加大方陣後,劉備也確定增加方陣輔助的遠程投射打擊力量。
將原本單獨的強弩屯拆分,弓手分配到各方陣,便是應有之義。
如此一來,劉備的新軍結構,便變成了這樣。
基礎單位為三百人的“曲”,而非一百五十人的“屯”,
每曲下轄八十人的戟兵屯一,八十人步槊二,六十人弓弩屯一,總共四個屯。
除戰兵之外,每曲還設有專職軍醫一名,鼓手一名,旗手一名;曲軍候之外,還有兩名“假軍候”,負責輔佐,以及辨認旗語、燈語。
總共五個曲合成一部,共一千五百人。
……
有關軍事改革,武器裝備等等,劉備已經詳細的寫成信件,寄給自己的老師盧植。
當然,他並沒有期望盧植在短時間內,將接近十萬冀州大軍全部編練一遍。
畢竟,這樣的軍事改革,一方麵是自己總結的,沒有經過實戰,所以效果究竟好還是不好尚未得知。另一方麵便是,這實在是太困難,並且太混亂了。如果可以的話,劉備不希望自己的老師太過勞累……
在冀州方麵,已經傳來了好幾次消息,說盧植的身體並不是太好……倒是盧植每次給劉玄德寫信的時候,都聲稱自己的身體非常好,要劉備不用擔心的。
當然,他越是這麼說,劉備就越覺得擔心就是了。
現在的冀州,就像是個嬰兒一樣,從頭到腳都是嶄新的,卻又因此是脆弱的。絕離不開盧植這等英傑的照顧。
在漢末亂世尚未出現之前,劉玄德絕不希望盧植丟掉冀州牧的職務。
於公於私,他都希望盧植能健健康康,長命百歲。
“如果可以的話,要是知道華佗在什麼地方就好了。”
劉玄德感到很無奈。
他畢竟不是天才,不是萬能的。就算在他那本太平要術裏,有一部分有關醫藥方麵的知識。但他畢竟不是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