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董卓的最佳夢想(1 / 2)

“是的,就是這樣。”在麵對李儒時,董仲穎將劉備寫給他的這封信,交給了李儒觀看。在上麵,劉玄德寫明了如今天子病重,恐怕不久於人世的事,以及對未來做出了如下預測——

也就是說,在天子死後,世家官僚們,肯定會攛掇大將軍何進與宦官集團為敵。雙方的矛盾會變得更加尖銳。這種情況下,有極大的可能演變成一場政治動亂——甚至說,一場內戰與叛亂。

就好像當年列侯剿滅諸呂一樣。

這是天賜的機會。倘若不抓住這個機會,那麼劉備斷言,最終勝利的必然是袁氏家族。袁氏家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布天下,如今又掌握了中樞大權。那天下必定會進入袁氏掌權的階段。

於是,劉玄德便問了董卓這個問題:你是想在那之後,成為袁氏門下走狗呢,還是想要奮起一搏,與袁氏一爭?

想想看當年,你是怎麼想要向那些文人士大夫獻媚的,而那些文人士子,又是怎麼對你的。倘若袁氏掌握權力,那麼世家的力量絕對會進一步增強。再接下來,像是董卓這樣寒門出身的英雄必定會被壓迫。

“仲穎兄麾下涼、並豪傑,皆英雄也。然世家部識,隻以粗鄙武夫論。若袁氏掌權,則如你我,文台諸人必歸異類。國家有事則縱之如犬。賊盡則做走狗烹矣。

備不才,不敢以為國家大事。然不願此情成真。唯仲穎兄以圖。”

……

在說完了這樣淒慘的結果之後,劉玄德又說明了,倘若董卓南下洛陽,與他一同掌握權力的結果——那就是一場徹徹底底的大勝——

“備於西園禁軍薄有聲望,於盧師處,於伯圭兄處薄有顏麵,可請冀州、遼東軍相助。仲穎兄麾下涼、並豪傑參與。則大事可成!

屆時諸世家豪強再無可趁之機,英雄有用武之地。一改光武以來二百年世宦竊居高位,英雄陳居下僚之意。大漢中興,則仲穎兄功名可昭天地,千古不朽。後人評價,當與古之賢相並論。”

就是這樣,劉玄德將他的計劃告知了董卓,並且告訴了董卓他們接下來的計劃。

再接下來他將加強與董卓之間的聯絡。在出事之後,董卓將帥軍南下。率領軍隊與劉玄德裏應外合,以軍事手段控製住洛陽朝廷……當然,更多的事情,今後,接下來應該如何行事,劉玄德並沒告訴董卓。

事實上,就算這一會兒,他告訴董仲穎,董卓也聽不下去了吧。

他已經完全被劉備描繪的前景給迷住了。

“我一個良家子,難道也能執掌大漢朝廷麼?!”

隻是想到這裏,董卓就興奮地不能自已。

而在他的絕對心腹與智囊麵前,董卓也將他的野心和盤托出:

“老夫內有玄德相助,外有盧子幹為援。涼、並豪傑隨從老夫。如此威望,天下無雙。倘若一日山陵崩,則老夫當提一旅精銳,南下洛陽,而後大事可成!”

他慷慨的這樣說出來,然後滿懷期待的看著他,期待他能給自己一點提示。

“為老大人賀!”

即使李儒心機深沉,但在聽董卓說出這樣的話後,也忍不住的一陣陣的激動——倘若事情如劉備所說的一樣,那麼大事的確可成。

隻是比起興奮的要命的董仲穎,李儒還多想了些許。

無詔入京乃是大罪,倘若事情不成該如何。

就算能成功,董卓想來也不會帶太多兵馬。

按照劉玄德說說,他們應當在上黨地區屯兵,而後走太行陘,過天井關入河內——河內,劉玄德為河內太守時間雖短,卻也在河內經營了一番勢力。尤其是三義行的商業滲透,在河內做的相當不錯。

董仲穎軍隊可以在河內地區獲得些許援助,幫助他們橫渡河水……再然後,眼前便沒有什麼能阻礙他們進軍洛陽的了。

“然後就是下一個問題了。”李儒在心裏麵思考著:“再接下來,究竟誰說的算呢?劉玄德邀嶽父聯手控製洛陽朝廷,事情成功之後,究竟誰主誰從。或者雙方平等?但如果雙方平等,那出現分歧的時候該怎麼辦?

以及在控製了朝廷之後,再接下來應該實行什麼政策?如何推進,如何改動這日漸墮落,頹廢的局勢。更重要的是,要如何麵對以袁氏為首的世家貴族,以及地方軍閥的反撲?

單單是思考一下這些問題,李儒就覺得頭痛的要命。就算是他這樣的聰明人,也沒辦法解決這一係列的問題。

同時,他忍不住的有點好奇——雖然不太想承認,但有些時候,李儒也不得不承認一些事——就是說劉玄德很有可能比他聰明那麼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