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黑暗的角落(1 / 2)

“啊,啊,啊!”

戴著鐵鐐,形容枯槁,身上還有一些新舊的傷痕——尤其是背部,那裏大部分都是鞭子的痕跡,理所當然,是監工的功勞——這就是目前的礦井的經營方式。

在這裏運輸出去的鐵礦石,將會經過挑選,砸碎,然後洗礦,再然後礦料將運輸到冀州邯鄲的鋼鐵廠,冶煉成鋼鐵,製造出各種不同的用具,昂貴的,精良的刀劍與武器甲胄,還有許多必不可少的精致生活用具。為帝國實際的統治者劉玄德武裝軍隊,拉攏盟友,還有換取數之不盡的財富。

當然,這些財富與這些最底層的礦工們沒有任何關係。辛苦工作所能獲得的隻有果腹的口糧而已——隻因為,他們的身份。

或者是戰俘,或者是奴隸。

前者來自那些死不悔改的黃巾軍士兵。通常他們被認為擁有非常強烈的太平道信仰,這種信仰根深蒂固以至於無法挽救回來。所以隻能廢物利用了。

而後者則是來自草原的,來自西域的,甚至還有來自南方的,各個非漢民族的販賣奴隸。

北方的自然不用說,那是草原遊牧以及東北漁獵民族的奴隸。而且這個奴隸的數量,絕對會隨著時間的增加不斷增加。特別是劉備與公孫瓚達成了有關奴隸買賣,挑起部落戰爭的決定之後……

來自西域的人口,原本並不是很多的。

但是隨著三年前的羌人戰爭,以及目前,劉玄德打通了羌人——西域的道路。並且與董白聯姻。

一連串的利好消息,以及金錢投入,讓不少涼州軍頭愉快的投入到了毆打羌人,然後販賣奴隸的罪惡行動之中。

大批披著厚重皮毛大衣,或者劉玄德最近推出的拳頭產品——棉大衣的涼州騎士們,就這樣在涼州,在湟中的冰天雪地中,愉快的廝殺,將一個又一個羌人部落打得崩潰。

據說——當然隻是據說,其中一些人甚至翻越山嶺,進入了湟中更遠的南方山地。並且不同程度的遇到了高原反應……

當然,就算這樣也沒有減少涼州人對於金錢的熱情。他們實在是被窮怕了。包括那些湟中義從胡也一樣。他們在被戰敗後,重新投入了帝國軍的序列,成為了董卓的部曲。

在劉備的強烈建議下,這批精銳騎兵再不能以一個整體的麵貌,出現在漢軍序列中,而是被分割,然後分散在目前擴充到接近二十萬的董卓大軍之中。

如此一來,這支曾經的精銳,便消失在曆史的浪潮中了……

最後則是南方——隨著劉玄德的實力與勢力不斷擴充,三義行的貿易路線,也開始向南方拓展。

向漠北草原輸送的茶葉,就來自江南地區……當然目前,那些後世有名的茶葉品種,或者還沒有被找到,又或者還沒有被培育出來。

所以目前提供的茶葉,都是非常廉價的,味道也一般的東西。反正劉玄德一如既往,這輩子與上輩子都不喜歡喝。

當然,這並不妨礙茶葉將成為三義行的又一宗大規模貨物,與南方供應的奴隸們一起。

——當然的當然,這些南方的奴隸——主要是山越,還有其他一些亂七八糟的民族——現在的人並沒有後世民俗學家那樣的好心情,為每一個幾十人的小部落,都考察一下起源,編造一種民族文字,然後說他們擁有幾千上萬年的曆史什麼什麼什麼的。

所以,就好像秦朝時候一樣,他們被統一稱呼為山越。

之所以不叫百越了,當然是因為現在的整個南方,都是偉大的漢帝國的領土……雖然真正的漢人數量比較稀少,但卻占據了絕大多數開墾出來的,值得利用的土地。而原本的越人部落,自然愉快的被趕到了山裏去,就隻能稱呼為山越了。

通過對比,劉備屬下的各個礦場主管們得出了這樣的結論——所有奴隸裏麵,北方的遊牧奴隸是最馴順並且乖巧的。他們已經習慣了贏者通吃的殘酷生活。在數千年的遊牧生活中蒙受苦難並且逆來順受。

來自東北地區漁獵民族的奴隸們的道理差不多。而且更受歡迎。因為這些更野蠻的漁獵民族的奴隸們更加強壯,工作起來的效率更高。

與之相對的,來自西方的羌人奴隸的反抗性比較強一些。但也勉強可以接受。

而最讓人不爽的,就是來自南方百越的這些奴隸了。

他們不服從管教,並且非常懶惰,而且因為不適應北方的天氣,所以致病死亡的數量也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