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爾頓是一位樂觀、直率的人。在通往成功的路上,他經曆了很多的艱難險阻,然而他總是以樂觀的心態來應對。在一次事故中,他的雙目失明了。就在這時,他的朋友不但沒有幫助他、安慰他,反而離開了他。我們可以理解,突然間失明是一件多麼痛苦、恐懼的事情!可是彌爾頓並沒有因此墮落,他精神抖擻,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約翰遜博士也是一位樂觀向上的人。他的一生經曆了很多磨難,但是他從來沒有向困難低頭。他享受生活帶給他的快樂。有位牧師覺得自己的生活枯燥無味,他抱怨道:“我們除了和小奶牛打交道,其他一點生活樂趣也沒有。”斯拉雷夫人的母親曾經這樣評價過約翰遜博士:“他是一個非常樂觀的人,不管發生什麼事情,他都能夠從容麵對。所以如果讓他和這些小奶牛待在一起,他同樣會生活得很快樂。”
約翰遜認為,一個人長大以後就會變得非常溫和,處事理智。切斯特菲爾德勳爵是一個對現實社會不滿的人,他經常抱怨生活無趣。他反對約翰遜的觀點,他認為:“現實是殘酷的,一個人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變得溫和,而會變得越來越冷漠。”人的生活態度不同,就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性格不一樣,對事情的看法也會不同。如果一個人心地善良,並且能夠自我反省,從失敗中吸取教訓,那麼這個人就會變得越來越強大;而那些聽不進別人的建議,脾氣暴躁的人,將會越來越弱小。
斯科特常說“朗聲大笑吧”,斯科特的笑總是發自內心的。他無論和誰交往,都是和顏悅色、赤誠相待。他豪爽的笑聲,讓周圍的人也受到了感染,人們本來對他因敬畏而拘謹,但在他的朗朗笑聲中,這一切都煙消雲散了。麥爾羅茲大修道院廢墟管理員說:“他會來這裏的,有時他和很多人一起來,離得很遠就能聽到他在叫我‘傑裏·鮑威’。看到他的時候,他總是在說笑。他平易近人,和我們聊天、說笑話,就和老朋友一樣。讓人不敢相信眼前這位隨和的斯科特就是大名鼎鼎的曆史學家。”
西尼·史密斯先生同樣有一顆樂觀的心,他非常熱愛生活。在他看來,黎明的力量非常強大,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阻擋它的到來,同樣,烏雲也遮掩不了強大的陽光。他非常善良,也很有愛心。他對工作認真負責。他曾經擔任過牧師和牧區的教區長,在那裏,他受到了很高的評價。他的一言一行都值得大家學習。他待人真誠,並且有一顆寬容的心。在人們心中,他就是一位高尚的紳士。
西尼·史密斯先生隻要有時間,就會寫一些很有意義的文章,這些文章裏涵蓋了正義、自由、信仰、教育等很多方麵。他敢於寫一些激勵大家的文章,他的文章簡單易懂,並且非常幽默。他樂觀向上、心胸開闊、精力充沛,所以他創作出了很多好作品。到了老年時,他的身體很虛弱。在給朋友的一封信中,他這樣寫道:“雖然我現在病得很重,不過我並沒有覺得很痛苦,生活還是美好的。”
那些偉大的科學家也都具有相似的性格,比如說他們都很有耐心,非常勤勞,並且樂觀豁達。拉普拉斯、牛頓、伽利略和笛卡爾等,就是很好的例子。
歐勒也包括在其中,他不但是一位偉大的數學家,還是一位偉大的自然哲學家。歐勒年老的時候什麼都看不見了,但他仍然笑對生活。他憑借著記憶畫出了令人稱讚的機械設計圖。他每天仍然堅持寫作。他很享受家庭帶給他的快樂,空閑的時候,他很喜歡和孫子待在一起。
《大不列顛百科全書》是魯濱孫教授編著的。他晚年的時候也是病魔纏身,無奈之下他就先放下工作,和孫子一起玩。他曾經給詹姆斯·瓦特寫過一封信,信中說:“我現在才意識到,孩子就是快樂的源泉,他們是那麼單純,那麼可愛。看著孩子們一天天長大,我心裏非常高興。孩子們說的每一句幼稚的話,每一個調皮的動作,都使我心情舒暢。我真的感謝法國理論家們,在他們的指引下,我才去認真觀察孩子,他們的每一個動作都有一定的含義。不過很遺憾我的時間不多了,要不然我會深入研究孩子們的成長過程。”
Part7 別讓憤怒燒傷你和他人
憤怒影響一個人的正常思維。
惹火你的真是別人,而不是你自己嗎?
憤怒的時候不要做決定,
把憤怒掌控在自己手中。
沒有人是天生的壞脾氣,
找出問題的症結所在吧。
◎憤怒影響人的正常思維
開口爭吵之前,先把舌頭在嘴裏轉十圈。
——《積極的人生》
怒氣就像熊熊燃燒的火焰,氣勢猛烈,破壞力強。和諧的生活就像一幅寧靜祥和的畫,如果躥出一束火苗,不斷地炙烤和燃燒,勢必會打破這份寧靜祥和,甚至燒毀整個畫麵。因此,要想擁有美好的生活,我們要心情開闊,別跟自己過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