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亥(2)(1 / 2)

閻樂道:“中丞相,胡亥猜忌章邯,這司馬欣,定然是為章邯說情的。”

趙成倒是不解,他問:“既然生怕自己被猜忌,又為何派司馬欣前來?”

趙高聽了,心中非常鄙夷趙成,說道:“司馬欣是陛下增派去河北協助章邯之長史,直接受命於陛下。章邯不派此人,又有誰來?”趙高拂袖而去,閻樂笑道:“郎中令,這朝政之事,看來非足下擅長也。”

趙成瞪了一眼閻樂,剛要出去,就被閻樂攔住。趙成喝道:“閻樂,你這是作甚?竟敢攔阻我跟隨兄長!”

閻樂道:“郎中令息怒。”

趙成道:“司馬欣在此逗留,早晚也是相府的禍患。此事還得讓兄長出麵解決才是。”

閻樂搖頭道:“郎中令忘了丞相日前頒布的旨令?”

趙成想了想,說道:“唔......是不見钜鹿使者這道命令?”

“正是。”閻樂見郎中令竟然不知道這道命令,便說道:“長史正在鹹陽宮外的司馬門待命,算上今日已是第三日了。陛下授朝廷之柄於中丞相,故而相府得以發布政令。隻要司馬欣見不到胡亥,章邯就必死無疑!”

趙成這時候就明白,他道:“對,司馬欣回去難以複命,章邯必然大亂方寸。一旦他有謀反之跡,中丞相就能借此除掉章邯了。”

閻樂道:“還不單如此,中丞相已經派了兩隊人馬前去準備。”

趙成一拍門柱,他道:“這都是何事?兄長都未曾與我說起!”閻樂淡淡地說道:“聽秘使來報,司馬欣猶豫不決,躊躇難斷。看來是眼下起疑,畏懼中丞相。由此,必然會心虛害怕而退。中丞相命我點了一隊人馬,要將其半道截擊。”趙成一驚,問道:“閻樂,兄長真要殺了司馬欣?”

閻樂說道:“郎中令,司馬欣此人,受陛下之令,亦為章邯之親信。他枯等三日而不見君王,必然會對中丞相有所疑心。但是,中丞相卻並不要在下帶人擊殺之,你不妨猜度一番。窺一窺其中究竟?”

“嗨,這還有什麼好猜的,閻樂你有話直說,休要說到一半。惱人不快。”趙成有些不耐煩,閻樂繼續道:“中丞相是為了逼反章邯,殺之以奪兵權。”

“逼反章邯!”趙成根本不會想到這點,他苦苦思索了半天,才道:“逼反章邯是易,那奪他兵權卻又如何?”

閻樂道:“數日之前,中丞相以陛下的名義,派遣一對人馬護送太尉府使者前往河北。此番前去的使者,便是要協助鹹陽宮侍郎接替章邯,重掌大軍!”

趙成低聲道:“兄長......兄長借陛下之名.......這是僭越......”

閻樂道:“僭越?如今大小政事皆有相府而出,何來僭越一說?那驪山的軍馬,都是些刑徒死囚,雖說是章邯獻策開放武庫,裝備囚徒以抵禦盜匪。但畢竟這些死囚還是由君王赦免。章邯若是想要造反,這支部隊決計不會跟著他與楚軍作戰。太尉府的秘使為我丞相府之人,一旦奪了他的虎符,中丞相就可以借君王之手諭,將此部人馬收為己用。如此一來,秦國落入你我手中,裂土封侯,皆享富貴也!”

趙成喜道:“兄長之智,非我能以企及也。”

閻樂道:“郎中令暫且回府,司馬欣自有在下處置。”

長史司馬欣在鹹陽城裏一連待了三日,宮內宮外竟無一人可以依靠。眼看河北戰事緊急,再拖下去就是貽誤章邯軍機,正煩亂之間,司馬欣聽聞門下有認拜訪。他在屋裏正是心煩氣躁,剛要讓門人打發,不想卻有一公子自顧尋了進來。

司馬欣一見,隻見這公子風度翩翩,年輕甚輕。但是眼神裏卻藏不住疲憊和憂愁。他認得此人,揖禮道:“司馬欣拜見公子。“這位公子,乃是秦國始皇帝之孫,公子子嬰。

子嬰見到司馬欣,回禮道:“長史,在下此番前來,是為河北戰事。不知長史向在下可否透露一二。”

司馬欣聽到子嬰這麼一問,麵有難色。他說道:“公子,這......實在難以啟齒。”

子嬰問道:“長史,我聽聞武城侯王離在钜鹿受困。不知情況如何?”

司馬欣想了一陣,才道:“公子,王離將軍的兵馬在钜鹿遭到了楚軍衝殺,九原兵馬大敗。武城侯正帶著兵士們重整旗鼓伺機再戰。章少府已經數次率部前去救援,但是楚軍將九原、驪山的部隊分割為二。致使我軍接應救援不得。眼下,章少府正駐兵棘原,就食敖倉,待伺機再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