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與成功人士交往,對於長遠發展有相當大的幫助。因為這些成功人士永遠站再潮流的前言,對事情的考慮也具有發展的眼光,和他們交往,能學到平時學不到的知識。
有一位名叫阿瑟·華卡的農家少年再雜誌上讀了某些大實業家的故事後,非常想知道得更詳細些,並希望得到他們對後來者的忠告。
有一天,華卡跑到紐約,也不管幾點開始辦公,早上7點就到了威廉·亞斯達的事務所。在第二間房子裏,華卡立刻人出了麵前那體格結實,長著一對濃眉的人是誰。高個子的亞斯達開始覺得這個少年有點不討人喜歡,然後一聽少年問他:“我想知道,我怎樣才能賺得百萬美元?”他的表情便柔和並微笑起來,和少年竟交談了一個小時。隨後亞斯達還告訴他該去訪問的其他實業界的名人。
華卡照著亞斯達的指示,遍訪了一流的商人、總編輯及銀行家。
在賺錢這方麵,華卡所得到的忠告並不見得對他有所幫助,但是能得到成功人士的知遇,卻給了他自信。他開始仿效他們成功的做法。
又過了兩年,這個20歲的青年,成為他學徒的那家工廠的所有者。24歲時,他是一家農業機械廠的總經理,為時不到5年,他就如願以償地擁有百萬美元的財富了。這個來自鄉村粗陋木屋的青年,終於成為銀行董事會的一員。
華卡在活躍於實業界得67年中,實踐著他年輕時來紐約學到的基本信條,即多與成功人士交往,從而改變了他的命運。
當你與成功人士結伴同行時,你通往峰頂的道路一定更為平坦。
在與人交往的時候,要尋找那些熱情的人、樂觀的人、認為杯子半滿而不是半空的人、那些俗話說:“生命給了他一顆檸檬,他就能夠做出一杯檸檬水的人”、工作勤奮的人,也就是那些卷起袖子、努力達到攀登頂峰路上每一個目標的人。
你需要那些自動自發的同伴,那些具有追求成功動機的人、自信的人、自我管理、自我救助的人、那些願意將所知傳授給別人的人,包括教師、教練、主管、同事、家庭成員中的長者和智者、訓練員和領袖。所有這些人能夠通常也都樂意使你攀登頂峰的路途更為平坦。他們本身就是成功的人。
為了與那些能夠給你最大幫助的人交往,應注意以下幾點:
應盡可能結交優於自己的人,並朝這一目標而努力。結交卓越的人士,便能見賢思齊;反之,若結交程度遠遜於自己的朋友,自己難免同流合汙。
當然,這裏所謂的“卓越的人士”,並非是指家世顯赫、地位超絕的人,而是指有內涵、讓世人所稱道的人物。
“卓越的人士”大體上可區分為以下兩大類型:一為立身於社會主導地位的人們,其次則是指那些有著特殊才華的人們,例如長袖善舞,對社會有著傑出的貢獻,才能突出或是學識淵博的學者,才華橫溢的藝術家等等。此種傑出絕非憑一個人的喜好所界定,而需經由社會上的認同方可獲得。當然,其間或許有些例外。總之希望你能結識這些人才。
至於怎樣與這些人結交,沒有成形的辦法,也許是厚著臉皮毛遂自薦,或是經由知名人士的大力引薦,當然也可以加入群英聚會的團體裏去尋覓朋友。居於其間,仔細去觀察擁有不同人格、不同道德觀的人們,不僅是件賞心悅目的樂事,更對你有所助益。
身份地位高的人們所聚集的團體,並不見得便是人們所稱道、喜愛的。因為,即使身份高高在上的人群裏,也有腦袋不靈光、不懂得人情世故、一無可取的人。結集學識淵博者的團體,就不免有這種現象。這些人雖然已經獲得人們衷心的尊敬,但卻稱不上是交往的絕佳對象。這些人往往不知道快樂是什麼,不清楚世間為何物,隻是一味地埋頭於學問的鑽研中。若是你參加此種團體,就必須不時地警告自己,經常性地探出頭來看看圈外的世界。如此一來,你的判斷能力也能日漸提高。然而,一旦你緊密地參與其間,成為不知世事的學者,那在你重新踏入鮮活的社會時,就很難步履輕快了!
保持判斷力,不可不顧一切地全身心投入。幾乎所有的年輕人,均渴望能和才華橫溢的人物成為知交。如認為自己也小有才氣,那更是如魚得水。即使達不到此目的,也能滿足自己與其共榮的心理。然而,即使是和這些才氣橫溢、魅力十足的人物交往,也不可不顧一切地全身心投入。不喪失判斷力,才是最適當的交往方法。
並非每個人均能心悅誠服地受才智這種東西。相反,它往往會令人產生恐懼的心理。一般說來,在眾目睽睽之下,人們每每對鋒銳的才智感到懼怕。這就似婦人女子一見著槍炮便會害怕的道理一樣。恐懼對方會突然扣動板機,子彈便“咻”的一聲朝自己飛了過來。但是,認識這些人,繼而親近、了解這些人,確實是件有意義、令人歡欣的事。隻是,不論對方多麼有魅力,如果自己就此終止和其他人的交往,單和這群人往來,那將會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