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他發現本來還在興高采烈談天說地的一群人隻要見到他就立刻沉默了,很明顯,大家都不願意跟他交談了。他無法再融入他們的圈子了。因為隻要他一說話大家就會沉默。他非常痛苦。困惑不解的富蘭克林去向當地一位富有智慧的老者請教。進老者家門的時候,老人說:“請低頭。”富蘭克林聞聲略微低了一下頭,結果“咚”的一聲,富蘭克林的頭撞到了門上,起了一個包。老者對他說:“富蘭克林,你很聰明,口才也很好。但是你太狂妄,認為自己的意見都是真理,不肯與別人探討,更不願意聽取別人的意見,所以大家就對你無話可說了。可是,事實上,你知道的並不是足夠多,你說的話也並不都是真理。難道不是嗎?”富蘭克林聽了老者毫不客氣地批評後非常難受。但是他知道老者的話是對的。他明智的接受了老者的建議。
富蘭克林後來在自傳上說,從此以後,他不再輕易下肯定或否定的斷語了。他說話的時候總是說:“我個人的意見暫時是這樣的……”“據我所知,現在的情況可能是這樣的……”這樣一來,大家發現他們認識的那個狂妄的小子不見了,也都漸漸地喜歡上了這個既聰明又謙虛的他了。
富蘭克林的後半生,可以說從不在他發表意見時,輕易下肯定或否定的斷語。他常留有伸縮的餘地,所以他從政達40年之久,沒有一個人說他武斷行事。相反,大家都非常願意聽取他的建議。
細節感言:
發明家愛迪生曾經說過:"有許多事,在我開始時以為是對的,可是經過實驗證明後,又發現它錯了。所以任何一件事,最忌先有成見和主觀觀念太強,必須慎思明辨,一旦發現了錯誤,馬上把它更正過來。"這也告訴我們,千萬不要輕率下斷語。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習慣於下斷語,並且常常輕鬆地說“肯定是……”、“一定成”、“沒問題”的人往往給領導一種爽快能幹的印象。但事實上,這種輕易許諾、輕下斷言的人往往工作草率,不善於發現問題。日久天長,大家就會發現這樣的人是靠不住的。
細節延伸:
王雷剛從大學畢業,他對自己的前途充滿了信心,因為他在學校一直都表現得很出色,而且多次獲得征文比賽的大獎。他一直想去外貿公司工作,所以很認真地履曆表前去應聘。其中有一家公司給他這樣的回複:“雖然你自認為文采很好,但是我們看了你寫的簡曆,直言不諱地說,你的文章寫得很差,甚至還有許多語法上的錯誤。”
受到打擊的年輕人心底很不服氣:“我怎麼可能在履曆表上出錯誤呢?”不甘心的他馬上仔細查了他的簡曆,結果發現,確實有些他沒有察覺出來的錯誤,而且這些錯誤的拚寫和語法自己一直都這樣用,卻從來不知道。
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之後這個年輕人寫了一封感謝信給這家公司,小卡片上是這樣寫的:“謝謝貴公司給我指出我經常犯的錯誤,以後我會更加細心的。”
令他感到意外的是,幾天之後,他再次收到這家公司的信函,通知他可以上班了。
18.在發怒之前,要用一分鍾思考下結果。
“小不忍則亂大謀”,在發怒之前,暫停一分鍾,冷靜地想一想,發怒的後果是什麼,千萬不要因為一時的衝動,做出後悔莫及讓家人心痛的事。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因一時的矛盾,頭腦發熱,失去理智,釀成慘禍的事實,卻屢見不鮮。總而言之,恰當的理智,適宜的克製,合適的行動,才是做事時智慧的表現。
細節故事:
春秋時期,鄭靈公在位期間,由公子宋和公子歸生輔政。有一天,有人從漢江帶回一個大黿,獻給靈公。靈公命屠夫燉肉湯招待朝中官員。這時,公子宋對靈公說:“我每次食指跳動,總要嚐到好吃的東西。今天食指跳動了幾下,果然又有好東西品嚐了,你看靈驗不靈驗?”
靈公聽了,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你的食指跳動靈驗不靈驗,這一次還得由我決定!”於是,他暗中吩咐屠夫,如此這般,屠夫心領神會,含笑而下。到了品嚐黿肉的時刻,鄭靈公命令諸臣按官職大小,依次坐定。公子宋位居第一,洋洋自得,等著品嚐。鄭靈公卻突然宣布,今天賞賜從最下席開始,公子宋變成了最後一個,他明知道這是靈公拿自己開心,又找不到反對的理由,隻好壓住火氣,耐心等待。大臣們一個個得到了賞賜的黿羹,紛紛稱讚,眼看隻剩下公子宋一人了,公子宋眼睜睜地等著屠夫呈上來黿羹。誰知,這時屠夫向鄭靈公報告說,黿羹沒有了。在眾臣麵前受到如此冷落和戲弄,公子宋真是怒火中燒。目睹公子宋的窘態,鄭靈公開心極了,哈哈大笑,指著他說:“我本來是命令遍賜君臣的,誰料想卻偏偏少了你一個人沒有。看來,這是命裏注定你不該吃黿肉啊。你看你的食指跳動要吃好東西的說法哪一點靈驗呢?”聽了此話,公子宋恍然大悟,原來這一切都是靈公搗的鬼啊!他這時已完全失去了理智,非常的憤怒,遂不顧君臣之禮,突然起身走到鄭靈公麵前,將手探入靈公麵前的鼎中,捏了一塊黿肉,放進口中,反唇相譏道:“我現在已經嚐到了黿肉,食指跳動怎麼會不靈驗呢?”說罷,不辭而別。公子宋的言行,深深激怒了鄭靈公,他當著眾臣的麵,憤憤地說:“宋也太無禮,他眼中還有我這個君主嗎?難道鄭國就沒有刀斧能砍掉他的腦袋不成?”眾臣嚇得紛紛跪倒在地,連連規勸,鄭靈公仍憤憤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