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道德篇(2)(2 / 3)

細節延伸:

在美國紐約的曼哈頓城,有一座著名的渥道夫?愛斯特利亞飯店。這家飯店的第一任總經理喬治?伯特先生,先前隻是一家旅館的普通服務生,一個偶然的機會他以自己的善心結下了善緣,善緣又使他改變了自己一生的命運。

那是很多年前的一個暴風雨之夜,喬治?伯特作為一家旅館的服務生正在櫃台裏值班,有一對老年夫婦走進大廳要求訂房。喬治?伯特告訴他們:這家旅館已經被參加會議的團體包下來了,而且附近的旅館也已經客滿。但是當他看到老夫婦焦急無助的樣子時,又真誠地對他們說:“先生、太太,在這樣的夜晚,我實在不願看到你們離開這裏卻又投宿無門的處境,如果你們不嫌棄的話,可以在我的休息室裏住一晚,那裏雖然不是豪華的套房,卻十分幹淨。”這對老夫婦經過考慮之後接受了伯特的好意,第二天當這對老夫婦提出要付錢給伯特時,他卻堅決不接受。他真誠地對老夫婦說:“我的房間是免費借給你們住的。昨天晚上我已經額外的在這兒掙了鍾點費,房間的費用本來就包含在裏麵了。”老先生臨走時,溫和的告訴伯特說:“你這樣的員工是每一個老板夢寐以求的,也許有一天,我會為你蓋一座新的旅館。”

伯特當時以為這位老人在開玩笑,他隻是禮貌的笑了笑作為回答,不久就淡忘了這件事。

過了幾年之後,喬治?伯特還在那家旅館裏上班,仍舊做他的服務生。突然有一天,他收到一封老先生的來信,邀請他到曼哈頓去,並附上了起程的飛機票。當他趕到曼哈頓時,在第五大道和三十四街的一棟豪華的建築物前,他見到了老先生。老先生看著驚訝的伯特,微笑著解釋說:“我的名字叫威廉?渥道夫?愛斯特。這就是我為你蓋的飯店,我認為你是管理這家飯店的最佳人選。”

於是,喬治?伯特成為這家飯店的第一任總經理,他不負厚望,在短短的幾年裏,將飯店管理得井井有條,馳名全美國。

30.撿到東西,要歸還給失主。

撿到東西,要歸還給失主。拾金不昧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樣的美德永遠不會過時。拾到別人的東西不想辦法還給失主,雖然不比去偷去搶那樣惡劣,但是將心比心,如果丟東西的是你的親人,你又該怎麼辦?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不能拿,否則雖然可能獲得一時的快樂,但良心卻會受到長久的折磨。

細節故事:

一個老婦人年紀大了,又沒有別的家人,生活非常困難,一個中年人不顧妻子的反對,毅然把老婦人接到了家裏來住。

七年之後,老婦人去世,有記者正好聽到了這個感人的故事,就將此事報道了出來,很快這位中年人成了當地的名人,很多記者都來采訪,還有人稱他是活雷鋒。由於他還做了其他很多好事,所以當地電視台也讓他來錄製節目,以弘揚社會風氣。

在節目錄製現場,中年人突然情緒失控,“普通一聲”跪在攝象機前淚流滿麵地懺悔道:“我有罪!我不配‘活雷鋒’的稱號,我有罪!……”大家都目瞪口呆,不知道怎麼回事。

中年人緩慢的敘述著一個悲慘得讓他內疚一生的故事:在他小的時候,當時大家還吃不飽飯,買米買麵還要糧票。有一天,他撿到了一個錢包,裏麵沒有錢,但是有一疊糧票。他非常高興,把錢包一扔,把糧票揣到了懷裏,買了些東西吃,又把剩下的一些糧票給了父母。後來他才知道錢包是本村的一個小孩丟的,小孩的父親大發雷霆,把孩子劈頭蓋臉一頓毒打,結果下手過重,失手把孩子打死了,而父親追悔莫及,又痛恨自己下手太重,把唯一的兒子打死了,結果也自殺了。他知道這件事後,也震驚萬分,覺得自己是殺害兩條性命的凶手,夜夜做噩夢,卻不敢跟任何人說。那家人隻剩下那個孩子的母親一個人。每次他從那裏經過時,都會覺得有一種罪惡感。後來他長大了,而那位可憐的母親老了。因此,為了贖罪,他把老人接到了自己家裏。這樣他的心裏才略微好受了一些,這就是事情的經過……

節目播出後,在人們心中引起了極大的震撼。大家都在思索這樣一個問題:撿到東西,是否要立刻歸還給失主?

細節感言:

撿到東西,歸還給失主,這是一種優秀的品質。在某些國家,歸還拾到的東西時可以獲得適當的報酬,這種方法可以促使更多的人積極主動地把拾到的東西歸還,因此是無可非議的。然而有些人卻因此獅子大張口,近乎敲詐,這就很不好了。還有些人為了發財心切竟然把別人的車牌偷盜走,然後打電話索要錢財,這就更要不得了,要受到法律的嚴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