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禮儀篇(5)(1 / 3)

沒想到,三天後,他得到了複試通知。他非常高興,覺得自己又有希望了。精心準備之後,他又去了。對方人力資源部經理和他具體談了一下薪酬待遇和休假製度等具體問題之後就宣布他可以來上班了。他非常激動又有點意外。因為來應聘的有幾百個人,錄取的隻有四個。當時和他一起麵試的兩個人都沒有被錄取。他覺得其中一個比他的實力要強一些。人力資源部經理看出了他的疑惑,就笑著解釋:“你是老總親自點名錄用的。”他更疑惑了,因為他根本不認識老總,老總恐怕也不認識他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人力資源部經理繼續說:“因為你是那些應聘者中唯一一個會為別人拉門的人。老總說我們需要的就是你這種有服務意識的員工。何況你的專業技能也不差。”他沒想到一個小小的動作竟然成為他被錄取的一大理由。

細節感言:

幫別人扶一下門,需要你付出的隻是幾秒的時間,收獲的卻是一片溫馨和別人對你的敬意。一個隻考慮自己的人往往什麼也得不到。一個願意為別人考慮的人卻往往能得到很多。

如果一個人不願意花一點心思為別人考慮,而隻貪圖自己的清閑,那麼他顯然也很難得到別人的認同。如果一個人願意為他人考慮,他人一定會感受到他的關愛,並熱情地回應。這樣的人到哪裏都會受到人們的歡迎的。

細節延伸:

袁苗苗是個初中畢業生,因為家裏窮,來到城市裏打工,想為弟弟的大學夢盡一份力量。弟弟才上初中,父母都是土裏刨食的農民。她要找個工作掙錢,為弟弟存學費。

因為沒有什麼文憑,隻好在飯店裏打工。她個子挺高,長得也清秀,所以應聘到了一個比較高檔一點的酒店,管吃住,月工資800元。她每天都很熱情地招呼客人。隻要客人一站起來,她就迎上去問客人:“有什麼可以幫您的嗎?”如果客人要去衛生間,她就要為客人引路,如果客人再要點其他什麼菜,她就立刻幫客人報上。當客人走的時候,她去幫客人把門打開說:“再見,歡迎下次光臨。”一個同事對她說:“你不用去給他們開門,說聲謝謝光臨就可以了。”她反複琢磨之後,覺得自己還是應該這樣做。

有一次,她們那去了一桌客人,在他們用餐的過程中,袁苗苗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一位男客人走過來跟她要了一杯熱水,但那位客人並沒有喝這杯水,而是給了他旁邊的一位女士,大概是他的夫人。這位女士也沒有喝這杯水,而是一直用手捧著這杯水,又不時的放在肚子上。袁苗苗注意到了這個細節,她的第一反映就是這位女士可能是肚子疼或者是胃疼,總之她應該需要一個熱水袋。在當時那個環境下,根本就沒有熱水袋,也不適合拿熱水袋。所以袁苗苗就去找了一個比較大的不鏽鋼瓶子,把熱水全都倒在了瓶子裏,又悄悄地給那位女士送了過去。那位女士特別的驚訝,顯然非常的高興和感動。後來她給該酒店寫了一封表揚信,稱讚他們員工素質高,並特意表揚了袁苗苗細心照顧她的行為。

由於袁苗苗比較注意細節,能細心地為客戶服務,所以不斷地受到客戶的表揚。很快得到了老板的提拔,先是當領班,然後又得到培訓和深造的機會。一年後,她成為了另一個分店的副店長。

她再也不用為弟弟的學費發愁了。父母也從土地裏解放了。不久,她已經打算在城市裏買一套房子了。一個初中畢業的農村女孩奮鬥到大酒店的副店長,所靠的不是什麼文憑或者容貌,而是一份細心為別人考慮的愛心。

46.逢年過節,要給親戚朋友好友發個短信。

中國現在的高科技產品中手機普及率最高,因為現在是信息時代,手機以其方便實用而廣受大家歡迎。手機除了通話,最重要的功能就是發短信。發短信是將寫紙信與通話結合了起來,既可以像紙信那樣傳達情誼並且保留下來又可以像通話那樣方便快捷地隨時溝通。逢年過節,給親朋友好友發個短信,花不了幾塊錢,卻能溫暖朋友們的心。

細節故事:

曹建為人正直坦率、不拘小節,在學校的時候,也有很多朋友,到公司上班時也結交了不少朋友。

臨近春節,曹建放假回家了,他去幾個朋友家玩,朋友問:“最近在哪裏高就呀?”曹建說:“我還在那個公司呀。”朋友說:“那你的手機號是多少?”曹建說了一下,然後說:“我手機號一直沒變,你不是記過嗎?”朋友吃驚說:“你的手機號沒變?我以為你手機早換號了?”曹建說:“怎麼會呢?我的手機就是丟了,號也是不會變的。”朋友說:“那我聖誕節和元旦時給你發的祝福短信你收到了嗎?”曹建說:“收到了。不過這種短信我一向是不回的,我也不發這種短信。除非有具體事情的時候我才發短信。”朋友“哦”了一聲,點了點頭。

春節到了,他們全家在客廳看電視,曹建照例沒有給朋友們發短信,也沒有收到祝福短信。妹妹的手機卻一會兒響一下,一會兒響一下,曹建聽煩了,對妹妹說道:“你能不能把你手機的聲音關掉,影響我們看電視。”妹妹說:“春節了,就應該熱鬧一點嘛。你是不是因為收不到短信嫉妒我呀?”曹建丟給妹妹一個白眼,說:“我對這些根本不在乎,我想收短信的話絕對比你多,我比你這個小丫頭認識的朋友可多多了。”妹妹不服氣地說:“那我們來比比看呀。如果你輸了,就給我買件衣服。如果我輸了,我就親手給你織雙手套。”曹建笑笑說:“發一條收一條,我才懶得發這些東西呢。”妹妹卻不依不撓地說:“知道你懶,那我替你發好了。”曹建隻好依著妹妹。妹妹埋著頭,忙了一陣之後說:“好了,一共替你給四十位朋友發了祝福短信。看你能收多少條吧?反正到現在我已經收到三十條了。我就不信他們都會給你回。”曹建以為自己穩操勝券。過了一會兒,手機的提示音開始不斷的響,果然收到了不少短信。妹妹搶過手機,打開一看,不緊大笑起來。曹建感覺莫名其妙,接過妹妹遞過來的手機仔細一看,不禁大吃一驚。原來,收到的幾條短信驚人的一致,都是這樣的——“請問你是誰呀?”曹建心想:怎麼會這樣呢?他們難道都不知道我的手機號嗎?那如果他們有事要找我豈不是聯係不到我嗎?妹妹說:“肯定是你平時過節時不給別人發祝福短信,別人給你發短信你也不回,所以他們以為你換號了或者你對他們不屑一顧,所以將你的手機號刪除了,同時在心裏也把你的名字抹掉了。如果再過幾年,也許他們都會徹底把你忘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