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春節的時候,小軍開始發愁,因為放假太晚,到那好時坐車很麻煩,因為春運坐車的人太多,而且放假時間不長,離老家又太遠,一來一回,光在路上就要耗費兩天。妻子提醒他說:“讓你父母和妹妹過來過年呀?”小軍一想:是啊!父母隨時都有時間,妹妹放假的時間長,讓他們趁現在春運還沒開始就先過來,不是可以多呆很多天了嗎?”於是他立刻給父母打電話。
三天後,父母和妹妹到來了。小軍請假到車站去接他們。他發現父母真是老了。他們互相摻扶著,慢慢地走著。妹妹一看到他,就跑過來。小軍也趕忙過去接過父母帶的行李。然後叫了一輛出租車帶父母和妹妹回家。
回到家,讓父母坐到客廳,打開電視,給父母和妹妹都倒上一杯熱茶,妻子就下班回來了,並且接回了孩子。見過父母,就去做飯了,妹妹也去幫忙。父母一邊逗著孫子一邊和他談著最近的狀況。
他們早為父母和妹妹準備好了房間與床鋪。晚上他們一邊看電視一邊聊天,忽然父親提議打撲克。他們都熱情響應。父母共同用一把牌,妹妹還有他和妻子分成四派大戰起來。打牌時,不善言談的父親說了許多話,看來心情也很高興,這是小軍懂事後,從沒有見過的現象,特別是在打牌期間,不斷地給他發煙,這在從前更是幾乎沒有的現象,此時,他真正地懂得了中國的一句俗語:“老人愛子”。雖然他有點困了,但他依然強打精神陪著父母。晚上十點多,母親宣布休息。
年三十下午,他們共同包餃子,準備年夜飯。吃過年夜飯,雖然對春節聯歡晚會沒什麼好感,但小軍還是把電視頻道調到了中央一套。聽著震耳欲聾的鞭炮聲此起彼伏,磕著瓜子,說著閑話,小軍覺得又回到了童年時代,感到特別的安心與安全。空氣中彌漫著節日的喜氣,人人臉上都寫滿著祥和、幸福。零點之後躺到了床上,雖然很累,但他有一種成就感。
正月初一是個好天氣,陽光很燦爛,微風很柔和,仿佛春天已經到來了,下午他們一大家子去逛公園,走累了,他們坐在椅子上,看周圍的風景,看遊玩的人們。妻子為父母剝一個橘子,妹妹為父母磕幾顆瓜子,小軍抱著孩子,覺得生活是如此的美好。
以後來的每一天,從來都是早睡早起的小軍,幾乎天天晚上是十一點以後才睡,與父母聊天的感覺特別好,他好久沒有這樣暢快的與人聊天了。不需要提防,沒有顧及,真正是暢所欲言了。
今年的春節格外熱鬧紅火,今年的春節充滿了喜悅和滿足。小軍知道,這都是因為父母來了。
細節感言:
回家陪父母過年就是盡孝的一種方式。盡孝不需用太多的物質,因為親情是無價的。或許我們想要給父母的太多太多,但有什麼能與感情同日而語呢?在天平的另一端,永遠沒有什麼能把這份情抬起,這就是世上最真最純的親情。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從小到大,不知道父母給了我們多少愛和關懷,我們慢慢長大了,父母卻都老了 。我們所能做的隻有在他們的有生之年多盡份孝心!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但願我們做子女的永遠沒有這種遺憾。
細節延伸:
記得小時候,爸爸為了全家的生計常常在外加班加點。除夕,我們全家也很少有團圓的時候。
後來,我大學畢業掙工資了,不再花家裏的錢了。爸爸也調回了本地工作,我心裏高興地想:今年可以過一個團圓的除夕。
結果,那年因為追求事業進步,我被領導留在了崗位上。給家裏打電話,媽媽表示支持。
第二年春節,為取悅女友,征求母親同意,我在女友家過了除夕。
第三年除夕到了,母親又接到了我的電話:“媽,我們過了年就要結婚了,現在正收拾新房,還要買家具,我今年就不回家了。”母親沒說什麼就放下了電話。
第四年除夕到了,因為妻子臨產,我又撥通了不回家的電話。
第五年,妹妹去男友家過年了。
第六年,弟弟又……
不知道又過了多少個春節,等我們兄妹幾個商量著今年無論如何一定要回家過個團圓的春節時,爸爸非常傷心地打來了電話:“你母親得了癌症,快不行了。快回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