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喋血龍脊嶺(下)(1 / 2)

龍脊嶺前的木走廊柱子上,留下一個個深淺不一的彈孔,聶童被殺,放火失敗,一些江湖中人,也被飛彈擊傷。鄂軍士兵輕易而舉就抓住了幾個被子彈擊傷的人。他們被押到龍砌的麵前一問,才知道原來楊占奎的計劃是燒了木亭,斷了他們的後路,再來個兩麵夾擊。龍砌想了想,對周圍的軍官說道,“我們何不來個將計就計?”

那帶頭的軍官,蓄著一個大大的八字胡,穿著一身蠟黃的軍裝,腳下插著一把雪亮的指揮刀。因為是組建的新式軍隊,以前的柳葉刀,已經全部都換成了又長又細的指揮刀。他立刻下令道,“趙虎,你聽懂龍將軍的意思沒有?你立刻叫前麵的人,不要拆走廊了。留一部分,一會兒,等命令放火。”說完遞給旁邊的年輕軍官,一個銅鎏銀令牌。

龍砌聽到這個管帶的命令後,沒有出聲。他走到山崖邊,放眼望著綿綿起伏的大山,高高山峰上的龍脊寨,陷入了沉思。這個楊占奎真會選地方呀。龍脊寨四麵懸崖峭壁,僅龍脊嶺進山一條路,易守難攻。若按楊占奎的計劃,放了火,他們衝過來,士兵一害怕,就會亂了陣腳。他們真會衝出來嗎?

他正思考著,竟聽見龍脊寨上傳來了一曲悠揚的笛子聲。笛聲吹的蕩氣回腸,有萬馬奔騰之勢,在山間來回嫋繞。這樣的吹法,要快速的換氣,不停的變換節奏。可見他的中氣十足,內功深厚。難道龍脊寨上藏龍臥虎,有世外高手?是誰?竟然有情趣在此時吹笛子?

那些鄂軍士兵,也聽到了這獨特的笛聲。隊伍中不禁小聲議論了起來。

“你聽到沒有,這山中有神仙!”

“是啊,前麵那隊兄弟,就是被天兵天將的箭射到懸崖下邊去了。”

“十三太保的老八,齊魯不是也被射中了嗎。--”

“為什麼是我們去送死,那十三太保就在後麵--”

“我家裏還有老婆。”

“我媽和我爸都在,我死了,誰去孝順他們?”

這些士兵的話,東一句,西一句的,竟然像蒼蠅一樣的在隊伍中嗡嗡的飛起來。

這笛聲也同時響遍了整個龍脊寨。張天堯正忙著幫師姐做竹叉,累的滿頭大汗。他們要把這些竹叉做好後,作為防禦,放在進山的必經之路上。他聽到了笛聲,這不是師傅吹的笛子,叫自己回去嗎?

這笛聲的意思,隻有他和師姐明白。就是召喚他們回去。這個時候,為什麼要召喚自己和師姐回去呢?張天堯走到師姐麵前,對胡錦兒說道,“姐,師傅叫我們回去。”

胡錦兒也不明白胡真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偏偏在這個緊要的關頭,召喚自己回去。她對寨裏的一個年輕人,交代了一番,就同天堯趕回山寨。

他們順著笛聲來到一個山峰顛。那山峰顛正好可以全麵的看到清軍的進攻。胡真正極具深情的吹著笛子,見他們來了,並未停下,而是繼續吹的更加纏綿,更加氣勢磅礴。他們倆也隻好等胡真吹完。

一曲吹完,胡真輕輕的把笛子放下。望著巍峨的群山,輕聲的說道,“錦兒,天堯。告訴你們一個事,我其實是太平軍的後代。四十多年前,太平天國首領石達開進四川,被清兵追殺。我的父親僥幸逃脫,留在了四川,隱姓埋名。後來我們一家來到中梁山,見此處山清水秀,藥材眾多,就建了龍脊寨。一晃二十多年過去了,我心中一直沒有忘記父親的遺願,那就是“推翻清政府,還我大漢王朝!”在十年前,我們山寨還收留了一批被清政府追殺的義和團的人。山寨雖然封閉,我們的人也經常出去做些藥材買賣,偶爾也有些客人來做客。我患病後,雖然自己也沒有出去,也知道外麵的世界已經變的麵目全非了。我想你們能徹底走出山寨,到外麵的世界去闖一闖。我手裏有兩封信,你們一人一封,拿去交給信上的人。”

錦兒和天堯聽了後異常吃驚。錦兒非常不解的問,“爹,這是怎麼回事?我們現在走,不是臨陣脫逃嗎?”

胡真語氣平和的說道,“你們不用擔心,這兒有我。現在我是要你們保證全寨人的安全。把這些義和團的後代全部安全的撤離山下。我們都是反清的人,若清兵進山,是肯定不會放過我們的!”

天堯聽到此話,更是不答應,而是撒氣的說道,“師傅,我不走!”

胡真把信遞到天堯的麵前,說道,“這封信是給三原門的安定邦的,你幫我帶給他。正好,你也出來這麼多年了,回家好好看看親爹親娘。還有,你手裏的那塊‘天下第一’的玉牌,到了重慶後,別忘了還給那個三原門的古少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