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重慶,重慶山城,從朝天門開始,就是一條綿綿起伏的山脈上拓展而成的,進山的第一座山就是金碧山。金碧山頂修著重慶最大的寺院,長安寺。剛才關東做手術的地方,就是在金碧山山腰。兒歌中唱,重慶有座山,山上有座廟。這山就是指金碧山,廟就是指長安寺。金碧山過去,就是枇杷山。山腰就是蜿蜒盤曲的路,山底是九彎九曲的浩浩蕩蕩長流不息的長江。
小神沒想到張天堯的身法如此的靈巧,在剛才奪帽的時候,靈活的像一條溜滑的魚鰍。他們在山上,遙望著山腳的八個人,疾步走向府中學堂。這個學堂裏有三百多學生,這些學生都是接受新思想的人,力主驅逐韃虜,還我中華。經過暗地裏的一番努力,學堂裏建立了秘密的同盟會組織,購進了一百多杆槍。張培爵和楊滄白出麵領導這些學生軍。此時他們早已守候在學堂之中,和學堂中的幾個積極分子,討論著重慶起事的時間。
巧合的是,在府中學堂的對麵就是平時三原門練武的地方,關帝廟。當初安定邦和張騰蛟正是在關帝廟上香進堂,開宗立派,創下三原門。其身後的一幫弟子,也就在那個時候,一起加入了三原門。從陝西來的安定邦和張騰蛟,帶來了紅拳,從一個隻有十多人的小門派,經過短短三,四年的時候,就把三原門壯大成了擁有弟子三千的重慶第二大門派。在重慶城一直都是南拳和峨眉的天下,南拳以洪門為主,峨眉的則以上清寺的雲端和尚為主。南拳勁大力猛,講究短打,熟話說“拳打臥牛之地”。他們的進退都是一米左右的範圍內,很少大範圍的移動,就在一招的格擋中用勁力來攻擊對方。而峨眉恰恰相反,在運動中尋找時機,從搏鬥中最容易忽略的側麵尋找對手的破綻。兩派的實戰都是極有特點,躲閃也有講究,在重慶可謂平分秋色。而三原門的帶來,打破了這樣的格局,三原門的兩大高手,安定邦和張騰蛟,則以身段的柔韌為主,兼顧剛直。騰挪起伏,大幅度的伸展,出其不意的進攻,大敗了前來挑戰的多路高手,迅速紅遍了重慶城。張騰蛟的身份,一開始到重慶城,就非常特殊。當初他是護送重慶新上任的知府家眷,從陝西來到重慶的,這一來就沒有回去,紮根在重慶。隨後他的師兄,安定邦才到重慶城,倆人一合計,就創立了三原門。當初紅拳有三大流派,高派,邢派,蘇派。大三派的祖師爺,人稱關中出“三三”之說。說的是,三原鷂子高三、臨潼黑虎邢三、潼關餓虎蘇三。其中高派發展最快,收徒最多,影響最廣。因為三原門的功夫極有特點,又非常實用,加上安定邦和張騰蛟的大力推廣,三原門快速串紅,成為了清末僅次於洪門的第二大門派。
小神看幾人走到府中學堂才知道,這幫人和府中學堂有莫大的關係。開始還以為他們八人拿著刀,去什麼地方尋仇呢。這府中學堂,就是一個有錢人,才可以進去的學堂。像古小神這樣的平民,窮人,就隻得到各個幫派去尋找自己的未來了。
古小神對張天堯說道,“兄弟,你看,他們進了府中學堂了。這學堂,我是最討厭了。這些學生也瞧不起我們這些穿的破破爛爛的人,我們不去了。不過,我給你講,這個學堂的對麵。”古小神指了指關帝廟,說道,“那個地方就是我們三原門常聚集練武的地方。我喜歡去那兒。”
“關帝廟裏有什麼?”張天堯問道。
“哦,當然是敬的關二爺了。關二爺,你知道不?”小神眉飛色舞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