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1 / 1)

人有百態,世有輪回。

天地萬物,相生相克。

穿越者,前世之往生也。凡人嚐以墜崖、投池等為法,以謀求通往異界之路,得享榮華。謬矣!穿越乃天之機緣,配以通靈之力,方可往生異界。

機緣乃天成,通靈需媒介。若得通靈寶物,繼而以精血為媒,時空隧道尚可開。而世間多穿越之法,諸如時空裂縫等,不勝枚舉,時人未可知。然往生異界,不盡然投得富家,延享財勢。淪為貧人,乃至喪命者,甚矣!萬物皆有法,羽化須自成。勤能補拙,或有大成。

四國者,時之架空也。不曾接夏商之後,未嚐繼明清之列。世界之大,中分四郡。南北西東,獸雪悲明。此乃四國之分布也。東之大明國,地處平原,百姓安居樂業,乃富饒之地也。西方大悲國,本是佛之源泉,然天生變故,佛盡惘然。南即獸人國,地處偏僻,窮山惡水,故民之少矣。北乃雪之國,國內終年積雪,未嚐消釋。

古之朝代也,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四國亦如此。四國之亂,未可平矣。然東有天山天龍,西有修羅九龍,南有無量劍宗,北有神農氣宗。正與邪的較量,善與惡的鬥爭,在這個修真的世界裏,從未停息。

自洪荒之時,便有仙法道術一說。若修道得法,小成者可強身健體,延年益壽;大成者可誅神滅魔,君臨天下。遂有時人爭相修習,雖門派各異,道法亦俱不相同,然威力巨大,不可小覷。若有仙家法寶輔助之,更可撼天動地,毀山斷流。

為了追求千年的壽命,為了追求超凡的神通,為了追求無上的權力,四國之內的有誌之士,皆步入修真一界。而人之資質千差萬別,法寶力量參差不齊,在無數利益的引誘下,有人便墮入魔道,以他人之真氣精血來提升自己之功力,從此便有了正邪之分。

千年前的天山上,一名正道之士被追殺至此。逃跑中,誤入一處洞穴,因而躲過一劫。殺手一無所獲,悻悻而去,而那正道之士卻因禍得福。他在洞中偶得一寶盒,內藏一本道法秘笈,名曰《淩雲五行咒》,這個正道之士如獲至寶,從此在洞中潛心修煉。十年之後,竟頗有所成。

之後,那名正道之士便開宗立派,占天山主峰為根基,改名淩雲峰,自號淩雲子,為天山派掌門,廣納賢徒。

淩雲子苦習《淩雲五行咒》,再加上他有過人的資質,最後竟全部精通水、火、風、雷、土五個屬性,手持法寶“五行誅魔劍”,並自創絕技“五行劍氣”,道行極高。在正邪之戰中,他多次大顯神威,為正道諸人所推崇,故慕名前來投奔他的人踏破門檻。但淩雲子收徒頗為嚴格,非資質絕佳者不可進,所以許多人都是乘興而來,掃興而歸。不過,淩雲子這種嚴格的收徒原則倒是延續至今。

淩雲子一生共收弟子三百五十六人,皆是資質超凡之輩。臨終前,他將天山其它五座山峰收於自己門下,命弟子中道行最高的六人分別執掌天山六峰,掌門執掌淩雲峰。然後,淩雲子便駕鶴西去,享年三百八十二歲。

五十年之後,修真界裏出現了一個名為天魔宗的邪教,專與天山派作對。兩派激戰數次,殘殺數年,仍未分出高下。直至百年之後,天山派出了一個奇才,入門十年便精通火、風、雷三種屬性,五十年之內便習得水、火、風、雷、土五行之術,並自創“五行伏魔劍陣”,以禦外敵。再後來,他尋得洪荒異寶——淩霄劍,號令天下正道,並被人尊稱為劍聖。

與此同時,天魔宗內也出現了一個鬼才,名曰血魔,手持洪荒異寶——赤霄劍,殘殺正道中人。血魔欲統領天下,遂於劍聖戰於淩雲峰之上。

淩雲峰上,電閃雷鳴,天地變色。劍聖與血魔,淩霄與赤霄,展開了殊死的對決。最後,血魔敗北,被封印於淩霄劍中。劍聖雖然取得了勝利,但卻失去了自己心愛的女人,傷心欲絕,故墜崖而亡。而那洪荒異寶——赤霄劍與淩霄劍,在那次大戰之後,也消失的無影無蹤。

從此,正邪兩道各立門派,分庭抗拒,互有輸贏。

時至今日,正道大昌,天下皆奉“天山派”、“天龍寺”、“點蒼派”、“神農幫”、“無量山太極門”五大門派為正道領袖,共禦邪魔。而天山派自四百年前一戰成名,現如今穩居正道之首,不可動搖。掌門天衡子更是道法參天,功德蓋世。

現代世界的兩個少年,矛盾叢生,皆因機緣巧合而往生異界。四國之間的戰亂,正邪之間的較量,上古十大神器的橫空出世,赤霄劍與淩霄劍的絕世鋒芒,天下浩劫,世態炎涼,愛恨情仇,爾虞我詐,兩個性格迥異的少年,又將經曆怎樣的傳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