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江湖夜雨 敗寇成王(二)(1 / 2)

大楚元年,二月十五,民政司在天子崗閃亮登場,第一任司長是一個叫做耶蘇的年輕人------據他自己說,他今年二十。

深入基層,了解民情,樹立政府新形象,搭建官民溝通平台??這些詞很新鮮,很具誘惑力。民政司的成立,喻示著某些超越這個時代的理念開始撒下種子。而首任行政長官便是始作俑者耶和華。

關於民政司,據聞乃是楊大帥在楚王那據理力呈而設,至於民政司司長這個頭銜看似新奇,卻是不掌實權,隻是負責收攏歸類基層民情,再反應給上層,也就是不具備決定權。

之後兩天,天子崗的商鋪菜場、田間地頭、山區農園,都有一個儒生領著一個大胡子閑逛的身影出現。接著,集鎮所有攤鋪重新規範整置,成立了管理隊、清潔隊等配套服務部門,往常髒亂不堪的經營場所在短時間內便有了大幅度改善;西郊清溪兩岸往來靠的是擺渡,渡口選擇在溪水平緩處,而大部分百姓都居住在溪流湍急的兩岸,離渡口較遠,極不方便出行。這兩天,清溪三座石拱橋同時開工建造,一旦建成,對於清溪居民無疑是件大好事;在離天子崗較遠些的山溝溝裏,住著幾百戶人家,進出隻有一條羊腸小道,一到雨天便泥濘不堪,根本無法通行。耶司長實地查看後,施工隊浩浩蕩蕩進駐,準備開建一條可容馬車通行的道路??諸如此類的消息傳播開來,對於民政司,對於耶蘇司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可、重視。兩天時間,變化悄然發生。

“這耶蘇??是什麼來頭?”鍾相毫不掩飾對那個新來者的興趣。

“據他自己說,是袁州蘆溪人,中過秀才,一直遊曆在外。”楊幺如是回答。

“蘆溪?武功山?”鍾相笑道:“打鐵的在他手下也吃了暗虧,看來從武功山出來的武功都不弱哪。”

楊幺默然。

“如你所說,這姓耶的稱得上是文武雙全了,想出那些點子似乎有些意思??”鍾相盯著楊幺:“兩個問題,他這搞法可行嗎?這人可信嗎?”

“此人想法天馬行空,他所說的那些東西乍聽之下太過離經叛道,完完全全不同於人們固有的思維模式??至少我是覺得很難接受的。但隻要仔細去推敲琢磨,又會認為他那些個離奇的想法是有據可依、隻要去做或許真能成功的??大楚要立足要雄據天下,墨守陳規、固步自封肯定是不行的,如他所說,勢必要創新、要打破舊東西,才能建立新秩序??當然,真全盤依照他的設想去做,太過急功近利,定會適得其反,隻能是循序漸進,心急吃不不了熱豆腐啊??

“得民心者得天下,得之於民用之於民,知民生用民情??這些話,一般人說不出,明白這些的人輕易不敢說??”那個叫耶蘇的人在楊幺腦中反複閃現,他揉了揉腦門:“這個人,我看不清楚。但應當是可信的,觀其言表,不似作偽??如果他是朝廷派來的細作??敢公然發表對朝廷不滿的言論,縱然是身處敵營,也不敢如此肆言,朝廷可是最擅長秋後算賬的。而且,他骨子裏透露出來的對朝廷的淡漠與對百姓民眾的重視是真真切切的。這點,千真萬確,還寫了一曲《山坡羊》,倒是很見功力??”

“有真才實學,對朝廷不滿,咱們就需要這種人才??”鍾相作了決定:“禮賢下士,不拘一格,籠絡人心,網羅人才,這些是老幺你經常提起的,見見他。”

楊幺稍有躊躇:“此人??還是看不透,要不還是再看看吧?”

“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事就這麼定了,你安排安排。”

??

這兩天,耶蘇走了不少村落,所聞所見,是觸目驚心的。《山坡羊》便是其遊訪所作:“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裏潼關路。望西溪,意躑躅。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千都作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此詞一出,立即傳唱開來,尤其是末句,更是引發百姓共鳴,都說耶蘇司長深知百姓疾苦,是上天派來拯救百姓於水火的。至於耶蘇本人是否想做救世主,那倒不得而知了。

耶和華很忙。民政司成立之初,總共才三個人,司長耶和華,副司長麥當勞,再加一個勤務處長陸靈童。司長、處長等職務當然是耶蘇大人首創並任命的,隻是人少事雜,而麥副司長整天黑著個臉擺酷,一點都不當勞,這讓司長大人很無語啊。倒是陸處長很是聽從使喚,稱職的很。耶大人負責全盤統籌,修路架橋這些事還得盯著,豆腐渣工程是要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