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符??(1 / 2)

首先我搜索出了世界上所有國家的語言文字,然後從古至今一一比對,沒有相似的。我避免出現疏漏,又把中國現發現並保存的各少數民族文字搜索了一遍,仍舊沒有找到相似的。那麼我幾乎可以確定,它不是一種通用的文字。

或許真的是茅山術士使用的符籙?我接著搜索:

符籙術起源於巫覡,始見於東漢。《後漢書·方術傳》載:“河南有麹聖卿,善為丹書符,劾厭殺鬼神而使命之。”又記:費長房向賣藥翁(被稱為壺公)學道,賣藥翁“為作一符,曰:‘以此主地上鬼神。’……遂能醫療眾病,鞭笞百鬼,及驅使社公”。“後失其符,為眾鬼所殺。”

道教在長期傳習符籙術的過程中,創造了紛繁的符籙道法,留下了眾多的符書。所創符籙難以數計符籙樣式千奇百怪。歸納起來主要有如下四類:

(一)複文。多數由二個以上小字組合而成,少數由多道橫豎曲扭的筆畫組合成形。主要見於《太平經》。

(二)雲篆。據說是天神顯現的天書,實即模仿天空雲氣變幻形狀或古篆籀體而造作的符籙。主要見於《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

(三)靈符、寶符。由更為繁複的圈點線條構成的圖形。

(四)符圖。由天神形象與符文結為一體的符籙。這類符籙也很多,在古墓葬發掘中,亦曾發現過這類符籙。

那麼由此可見,棺槨上文字更有可能是“符圖”,我覺得畢竟在之前出土的古墓中見過。

我把這些記在一個本子上,明天讓徐傑去找找這些書,對比一下就知道了。我接著搜索:

原來道教符籙使用十分廣泛。有用於救災止害者:或將符籙投河堤潰決處以止水患,或書符召將以解除旱災等。有時用於為人治病:或丹書符籙於紙,燒化後溶於水中,讓病人飲下;或將符籙緘封,令病人佩帶。有用於驅鬼鎮邪者:或佩帶身上,或貼於寢門上——這種說法就是電影中常見的了。這裏解釋說:“古人對自然對科學認識有限,所以大多崇拜自然的力量,漸漸發展成崇拜靈魂、崇拜祖先、崇拜風雨雷電,最後就成了很多人信仰的鬼神。所以早前的文明中,符籙一派有很高的地位。此外還有兩種用途,或書符於章表,上奏天神;或用符召將請神,令其殺鬼;或用符關照冥府,煉度亡魂。整個壇場內外,張貼、懸掛各式符籙。

我默默看著屏幕想:棺槨上如果真的是一種符籙,那麼無外乎墓主希望起到這些作用的一個,而其中最符合的,是後麵這幾種說法——上奏天神、召將請神、關照冥府。

如果是這樣,我總算知道徐傑為什麼那麼上心,而且玄學會的人為什麼參與進來了。因為真的是讓符籙起到這些作用,那麼這位墓主人的身世來曆就值得考究了,而且這大量的符籙出現在哪個年代,對研究那個年代的玄學是個重大發現。

如此,還真的想徐傑說的,對發展玄學是一個巨大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