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蒼青山,杳然白浪水,卻是說的倚劍派地界山水風情。所謂依山傍水,青山悠悠水驚濤,劍舞逍遙彈指鞘。倚劍派地處楚朝第七洞天福地,蜀州深處。人稱南龍之水的白浪江分支末處,巍峨如劍,直插雲霄的蒼青山山腰。真個是景色如畫,洗滌心塵。
此時已經入冬,冬時山腰無雪,山頂卻冰峰一片。行之若無武功基礎或者特製鞋釘手杖,摔傷之事時有發生。蜀州少雪,是故冬時卻往往為倚劍派年輕弟子所盼望。
倚劍派劍法,如梨花綻雪,逍遙驚雷,落木蕭蕭,白虹貫山川中諸多劍招便多來自派中前輩觀山悟水所得。
山頂有廟,為洗心寺。寺中僧人不通武學,憑大毅力往來山間,倚劍派卻也不曾過問,顯示正派恢宏,包容並收之意。倚劍派人丁不旺,然而先輩所傳諸多絕學,使其躍身江湖十大正派。倚劍派中人偏離塵世,所以性情多逍遙而質樸,本代掌門唐龍遊,便人稱龍潤劍,取其君子溫潤,劍氣如龍之意。
這日已是小雪,唐龍遊一臉沉重的和派中三位長老取劍出行,三日不歸。派中弟子不明所以,幸而行走長老康月蓮及時趕回,卻也不知掌門去向。康月蓮隻令諸位弟子下山尋找,自己卻默然打坐於房中,房中白煙冉冉,顯然在休息回複功力,調整最佳狀態。
這時,有一名稚童,行於山道,著白衣小帽,眉宇隱有英氣。
稚童正是當年淩雲古佛指尖嬰兒方歌城,為掌門唐龍遊自青衣江上撿來,是派中幼徒,此時年僅十三。聰明伶俐,武功進境速度是百年來倚劍派第一。然而終究頑童心境,值此肅然之機,竟然偷偷溜走欲登絕頂而觀雪。蒼青山自絕塵池以上,已是白雪一片,小徑成冰,但是方歌城手腳輕靈,普通人三日放能走完的登山途,他半日卻已至絕頂。終是山高橫絕,方歌城感覺再不能如前一樣奔走,否則稍感呼吸不適。索性慢慢行來。
至蒼青絕巔,但見自己身處雲山之上,頓覺一覽眾山小。周圍一片冰樹雪花,蕭瑟肅殺。方歌城想起自小便無父母,師傅卻又失蹤。心中煩悶,忽然放聲長吟,半盞茶功夫方歇,頓覺渾身舒坦,心胸豪壯。
望那白雪靄靄,心中默思,“不知師傅去了何處,唉,師傅總說山中藏有我父母留下之物,卻又說時間未到,不能給我。我這些年翻遍這蒼青山也沒找到,真不知這雪染蒼青,雄闊入雲,父母遺物又藏在哪裏。”
站的久了,終究稚童而已,雖有武功底子,到底覺得冷。
方歌城心念一轉,信步前往洗心寺,準備要點吃喝,歇息一下,就立刻偷偷溜回去。剛到僧院門口,但見寺門禁閉,有黃梅出牆,香味撲鼻,但是仍然蓋不住院中濃鬱茶香。
方歌城暗道,“寺中人卻烹出如此好茶,如此絕妙,必定是鳳凰樹茶了。直接討要,守缺老和尚每次都推脫不給,我不如直接找到此茶再向他討要。”
方歌城默運本門輕功雲山逍遙,一縱之下,堪堪過牆。牆內梅花數顆,隱於佛舍小樓,洗心寺不大,方歌城運起心法,不禁咦了一聲。洗心寺一共九個僧人,卻感覺八人的呼吸都在柴房,隻有方丈守缺大師在後院。方歌城心下暗怪,欲要先行前往柴房探查,但是茶香從後院冉冉而來,到底孩童心性,方歌城心道找到老和尚就知道了,於是疾步奔往後院。
到了後院門口,茶香更濃,方歌城手方搭到門口,突然聞到隱藏於茶香的淡淡血氣,心道不好,正欲回身急退,院門無風自開,一個粗豪的聲音傳來,“朋友既然來了,還請入內。”
方歌城年少,並無隨身佩劍,方自躊躇,一時無計,卻是突然豪氣頓生,是福是禍躲不過,門不敢進豈是倚劍派弟子所為,索性大步走了進去。
入院卻是一驚,原來院內共有六人,守缺大師正自烹茶,觀之手抖不已,顯然心神緊張。院內有五人盤坐,正是掌門唐龍遊與三位長老,唐龍遊雙目緊閉,麵色灰敗,三位長老卻是不住咳血,如紅梅映雪,身前一片慘紅。對麵一個黑衣大漢,大馬金刀與四人對坐,胸前雖有血跡,但是神情卻是不以為然。
大漢咦了一聲,聲音略見嘶啞,開口道,“初時絕顛有嘯聲不已,內含豪情千萬,不過卻是聲音稚嫩,雖然輕靈而中氣不足,我道如何,卻原來是你這小孩,你到底是誰?”方歌城對掌門與長老遙遙失禮,然後才說,“我乃倚劍派弟子方歌城,你是何人,膽敢傷我師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