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被遺忘的英雄(1 / 2)

“然也。”莫爾蘭誇張的用了一句她會用的漢語文雅之詞,“這人其實和蘇武一樣,隻是我不明白漢人為什麼隻宣傳蘇武,卻不記得常惠了。”

柳千惠忍不住插言道:“漢人也都記得常惠,隻是的確不如蘇武那樣廣為人知。”

美玉沒有聽過常惠的事,急忙說道:“童姐姐不要插話,莫爾蘭妹妹,你說說,這常惠是怎麼回事。”

莫爾蘭說道:“這個事很有意思,算是漢人比匈奴人聰明的證據吧。當年常惠與蘇武一起出使西域,被匈奴人所扣,漢昭帝即位後,兩國重又進行和親,漢朝政府要求放還蘇武等人,匈奴卻推說蘇武等人已死,拒不交人。

後來,常惠設法見到漢朝使臣,言明了被囚禁、流放的真相,並為漢使編了一個故事,說是漢朝天子在上林苑射得一隻大雁,雁腳上係有一封帛書,上麵寫著蘇武等人被放逐在北海邊的事,讓漢使以此去責問單於,迫使匈奴放人。那以後,二人才算回到漢朝。”

美玉聽得這個故事,不由笑了起來,說道:“這位常將軍還真是聰明過人,看來他也一定是百戰百勝之將了。”

柳千惠卻笑了起來,說道:“這可未必。常惠雖然的確是戰功卓著,但有時候也犯過渾的。”

美玉笑道:“這樣的人也犯渾?童姐姐你說說看,犯過什麼渾?”

柳千惠想了想,慢慢講了起來。

大始二年,漢朝為了聯合烏孫抗擊匈奴,選解憂公主與烏孫和親,到甘露元年四月,烏孫狂王殘暴,大失民心,與解憂公主失和。狂王的兒子發兵圍困漢朝使者及公主於烏孫國都赤穀城。

解憂公主向漢朝上書求救,說道:“匈奴出動騎兵在車師圍獵,車師與匈奴勾結在一起,共同侵略烏孫,請天子救救我們。”漢朝準備軍隊與戰馬,商議想進攻匈奴。正遇上漢昭帝駕崩,漢宣帝即位,結果直到本始二年,漢宣帝才派遣常惠出使烏孫。

解憂公主與烏孫王翁歸靡都派遣使臣,通過常惠向漢朝請求救援說:“匈奴接連出動大部隊進攻烏孫,占領車延、惡師等地,搶掠百姓離去,派使者威脅求娶公主,想斷絕烏孫與漢朝的關係。昆彌願意出動全國的一半精兵,自己供給五萬人馬,盡力進攻匈奴。懇請天子出兵援救公主與國王!”

到本始三年,漢朝大規模出動十五萬騎兵、五位將軍,分幾路出發,進攻匈奴。

漢宣帝又任命常惠為校尉,手持節杖護衛烏孫軍隊。翁歸靡親自率領翕侯以下五萬多騎兵,從西方進入到右穀蠡庭,俘獲匈奴單於的父輩與嫂嫂、公主、名王、騎將等以下三萬九千多人,繳獲馬、牛、驢、騾、駱駝五萬多,羊六十多萬,共計七十多萬,烏孫自取俘虜,常惠帶著十多名官兵跟隨國王回來,還沒到烏孫,沒想到有個烏孫人居然偷了常惠的官印、綬帶和節杖!

柳千惠講到這裏,莫爾蘭和美玉同聲笑了起來,沒想到這位常將軍居然會犯了這樣的錯誤,美玉笑道:“這一下常將軍可倒黴了,漢朝皇帝是不是把他抓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