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短暫的,美麗的容顏終究會變得衰老,可是知識卻能陪伴我們一生。親愛的女孩,主動去學習,探索學習中的樂趣,才能讓你擁有無窮的動力去鑽研。而好的方法則是打開學習大門的鑰匙,找對了鑰匙才能打開成功的大門。要記住,任何的成功都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它是通過你的學習,通過自身的努力和勤奮獲得的。親愛的女孩要想生活得更好,更有成就,隻有不斷地努力學習,在學習中思考進步,才能得到你想要的。
1.女孩,你在為誰讀書
對許多女孩來說,學習是平淡無趣的。如果你問她們為什麼讀書,她們大概會說,是為了給爸爸媽媽考100分而讀書,為了不讓老師批評而讀書,或者為了將來找個好的工作而讀書……似乎讀書並不完全是為自己,於是讀書成了令我們頭痛的事,沒有快樂,沒有喜悅,沒有樂趣,隻剩下機械的運動。
其實,要真正明白你是在為自己讀書和讀書的真諦不是那麼容易,尤其對於還沒有真正長大的青少年朋友們。但隻要多多接觸古今讀書人的榜樣和故事,就能從中領悟到讀書的真正魅力,從而熱愛讀書,以讀書為樂,通過讀書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社會價值。因為隻有你自己擁有了知識和技能這對強大的武器,才能在以後的人生征程上勇往直前、所向披靡、戰無不勝。
馬燕本來是一名生活在中國西北貧困山區的普通女孩,如今她卻成為當地的一個傳奇人物,因為她的日記被翻譯成五國文字出版成書。馬燕生活在寧夏西海固,這裏多年平均降水量僅292毫米,蒸發量卻高達1296毫米, 1972年就被聯合國糧食開發署認定為不適宜人類生存的地區之一。
馬燕家裏雖然有7畝地,卻因為連年大旱而幾乎顆粒無收。雖然她和兩個弟弟一年一共才需要600元左右的學費,可那對於她的父母來說,也是個天文數字。為了生計,她的父親曾扒上火車到嚴寒的戈壁灘上挖發菜。可是,日益窘迫的家境還是迫使她退了學,按照她媽媽的話來說,那樣才能保證她的兩個弟弟繼續讀書。
馬燕不服氣媽媽為什麼要讓自己退學,雖然在貧窮的山區,村民們普遍重視男孩,女孩被當作勞動力,有的女孩甚至從來沒上過學,但是在14歲的少女馬燕心中,“女孩子和男孩子一樣有權讀書”。馬燕開始和自己的媽媽談判,她哭著哀求,一遍遍地講道理給媽媽聽,可是母親不為所動。母親心中有一個簡單而又無法更改的主意,犧牲女兒,全力供兩個兒子讀書。談判不成,馬燕並沒有氣餒,也沒有安於命運的安排,她把厚厚的4本日記塞給母親,希望媽媽能夠讀懂自己的心聲。正是這一舉動,改變了馬燕的一生。
馬燕從小學四年級起就有記日記的習慣,她在日記裏記載了自己對讀書的渴望和害怕離開校園的擔心。可是母親是個文盲,根本看不懂女兒寫的是什麼。馬燕又給母親白菊花寫信,讓弟弟讀給母親。當白菊花聽到“媽媽,如果我上不了學,我一輩子的眼淚都流不幹”時,白菊花再也忍不住了,她說:“我的心裏苦死了!我就是借錢也要讓馬燕上學。”
然而就在這時,彼埃爾·阿斯基來到了馬燕家居住的小山村——寧夏同心縣予旺鄉張家樹村。白菊花將女兒那封信和馬燕的3本日記(一本被馬燕父親卷了旱煙)塞到了法國圖片編輯薩哈的手裏。由於時間緊促,采訪組收好日記坐上了返回北京的車。回京後,薩哈被馬燕的故事所打動。她將信轉給了文字記者彼埃爾說這個中國女孩子值得采訪,彼埃爾讀完信和日記後也被馬燕稚嫩而簡單的文字“震撼”了。很快,《馬燕日記》在法國巴黎出版,繼而登上了法國暢銷書排行榜。這不僅改變了馬燕的命運,還改變了許多女孩的命運,甚至改變了當地一些人根深蒂固的觀念。
親愛的女孩,不讀書,容易導致你愚昧無知,那就猶如黑夜行路,漆黑一片,人生何以前進?沒有勤奮讀書做自己人生的堅強後盾,任何成就都談不上。勤學苦讀是一個人獲得成功的一大法則。刻苦讀書,也是改善人生地位最好的武器。肯讀書的人,將來必成大器,因為知識之光能夠引導一個人走向成功之路。愛讀書、愛學習不僅使一個人幸福,而且能使這個人特別有出息。讀書學習不僅能幫助一個人開拓前程,而且能幫助一個人成就事業。讀書學習能使人聰明、智慧,並且能使人謙虛、自信,有耐心和機智,而這些都是未來成功必須要有的要素。日積月累的讀書生活,是明天事業成功的關鍵。沒有今天的勤奮讀書作為人生的保證,何來將來的輝煌業績?今天的努力,就是明天的希望。
女孩你一定要明白,讀書是一件有用的事。讀書能夠讓我們更深刻地認識人生的意義,使自己的價值得到體現。讀書的目的是學以致用,增長自己的智慧。所以,那些一味為了高分而讀書的女孩們,學的隻是死知識,其日後也不會有太大的成就。
寫給女孩的蜜語
親愛的女孩,你要知道你是在為你自己讀書,要學會活學活用,把知識轉化為自己的智慧。無論在何種情況下你都要堅信,唯有讀書才能改變人生、改變命運,讓知識帶你開啟最輝煌的未來之門!
2.少年正是讀書時
一個人的少年時代,是最佳的讀書時光,一旦錯過了,你的一生就會後悔不已。因此,我們要珍惜自己的讀書時光。
人生苦短,讀書學習的時間更是有限,所以我們應該珍惜寶貴的讀書時光,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為即將展開的更加絢麗的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在社會上,沒有知識,隻會處處碰壁;沒有知識,終將寸步難行。珍惜現在,珍惜美好的讀書時光,是我們正確的選擇。隻有認真讀書,才能改變我們的命運!相信很多孩子在家中,一定常常聽長輩說起不識字的痛苦。因為他們小時候家裏窮上不起學,隻能“麵朝黃土背朝天”地幹農活,現在生活好了,卻不能上學了。這樣的事實也在提醒我們讀書是多麼重要,要珍惜讀書的機會,“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現在的生活條件改善了,有些孩子反而不想讀書了。許多同學總認為讀書太苦,負擔太重,承受不了,常常中途輟學或者幹脆在校園虛度時光,抽煙擺酷,聚眾打架成了“家常便飯”,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人生的道路很長,很多好的習慣和品質都是在青少年時代培養起來的。如果我們不珍惜讀書時光,虛擲光陰,養成不良的惡習,最後後悔的隻能是我們自己。俗話說,自古凡翁多白頭,少年最怕不讀書。
在青少年時代,如果不好好讀書,青春期旺盛的精力反而很容易使青少年走上犯罪的道路。
從在街頭打遊戲機的小學生曹某被誘騙、綁架並被殺害一案入手,福建警方近日摧毀一個由17名青少年組成的少年殺人“惡魔團夥”,偵破綁架、搶劫、盜竊、殺傷多人等係列案件23起。這一團夥成員中,年齡最小的僅15歲,最大的也隻有20歲。
在南昌市一個由13~17歲男孩組成的“少年幫”,3個月內在滕王閣附近瘋狂搶劫在校學生上百次,其中有的學生被搶劫30多次,有的還要定期交“保護費”,而指揮他們的“幫主”竟是一個15歲的少女田揚。田揚上初一時因家庭破裂而輟學,在遊戲廳結識了一些不良少年,便結夥搶劫、敲詐,以獲取“活動經費”。
江蘇宜興曆史上最大的帶有黑社會性質的少年犯罪團夥主犯吳飛,近日被無錫市中級法院判處無期徒刑。吳飛年齡隻有18歲,初中畢業後一直在“黑道”上混,稱王稱霸。他們平時刀不離身,成員大多有手機,出入“打的”。此次涉案人員中,有未成年人10人。
僅僅因為缺少零花錢,上海一名年僅14歲、一向表現良好的少年便學電視裏壞人的樣,謊稱其東西落入天井裏而騙開被害人家房門,入室搶劫並殺死女主人,在室內找不到錢的情況下,還去翻看血泊中屍體上的衣服。該少年日前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
上海某中學兩名初三學生在班級衛生掃除中追逐打鬧,其中一位不小心將另一位的毛衣撕開一個小口,引起推搡爭執,在老師勸導下和解。但放學後,兩人在同學慫恿下再度發生爭執,毛衣被撕破者手握借來的小刀揮舞捅紮,使對方身中兩刀,搶救無效死亡。
一個個的例子,無不讓人觸目驚心。這些少年罪犯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都不好好學習。一個人的精力隻能集中在一個方麵,當你集中精力學習時,你就沒有時間去上網、玩遊戲,從而也就遠離了犯罪的誘惑。
因此,我們在青少年時代,第一要務就是要讀好書,要知道,花無百日豔,人無再少年,勸君珍惜好時光,白發方悔讀書遲。
死於平庸,光陰虛度,這是一個人最大的悲哀。所以我們要敢於拒絕平庸,在短暫的一生中,做出一番事業,在曆史長卷上留下墨跡酣暢的一筆,這才不枉來這精彩的世界走一遭。
寫給女孩的蜜語
親愛的女孩,你們是燦爛的陽光,渾身充滿著朝氣蓬勃。你們處在人生最寶貴的階段,應該努力培養自己愛讀書的興趣,勤奮學習,養成良好的習慣,為以後的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在青少年時期不好好學習,將來後悔也來不及了。
3.在學習中發現快樂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習之精妙,就在於培養學習的樂趣。“樂在其中”是人生追求學問真理的最高層次,隻有以學習為樂的人,才能真正學習好。一些同學對學習沒有興趣,但隻要加以合理的引導,就可以培養良好的學習興趣。
科學家丁肇中用6年時間讀完了別人10年的課程,最後終於發現了“J粒子”,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學金的華人。記者問他:“你如此刻苦讀書,不覺得很苦很累嗎?”他回答:“不,不,不,一點兒也不,沒有任何人強迫我這樣做,正相反,我覺得很快活。因為有興趣,我急於要探索物質世界的奧秘,比如搞物理實驗,因為有興趣,我可以兩天兩夜,甚至三天三夜待在實驗室裏,守在儀器旁。我急切地希望發現我要探索的東西。”
興趣,是點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識的動力。有了興趣,學習也就不再是無盡的黑夜,我們也不再是學習的奴隸。多少人在興趣的指引下,不知疲倦,孜孜以求,最終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伊倫是居裏夫人的女兒,人們稱她為科學界的“小公主”。她小時候非常好動,有點兒“野”,像個男孩子一樣。有一次還把父母的諾貝爾獎章當做“大金幣”玩兒。
當小伊倫長到該上學的年齡時,居裏夫人對自己這個不那麼文靜、不能安安穩穩坐下來讀書的小伊倫,還真費了不少心神。
居裏夫人在伊倫的學習問題上,有著很獨特的見解。她始終認為不能用過時的信條和方式學習,主張著重培養伊倫獨立認識和分析問題的能力,以便讓她盡可能直觀地學習和熟悉各個領域的最新知識。居裏夫人常說,伊倫的這個年齡正是長身體、長知識的時期,如果整天封閉在空氣汙濁的教室裏,消耗過多的精力是野蠻的,應該增加戶外自由活動的時間。伊倫一直非常感激媽媽對她講的一句話:“學習要少而精,切忌一知半解。”這使她受益終身。
小伊倫最初的學習生活是在一所特殊的“小學”開始的。在這所特殊的“小學”裏,沒有呆板僵化的填鴨式學習方法,而是一種全新的跳躍式的趣味性學習法。
小伊倫很快就被這種快樂而有趣的學習方法吸引住了,“野勁兒”收斂了許多。她開始把她似乎總也使不完的精力放在那些試管、燒杯、天平上,腦子裏轉起了一個又一個的問號……
伊倫每天除了學習功課外,還要幹些體力勞動。勞逸結合使她學會了縫補衣服,在庭院裏勞動、做飯、蕩秋千,還學會了音樂。這種極具趣味性的快樂的學習一直持續了兩年,由此奠定了伊倫進軍科學的基礎。她後來在科學上的成功,很大部分應該歸功於這段早期的學習經曆。
興趣對激發學習的潛力有著神奇的作用,我們應該有意識地培養自己對學習的興趣,而不是把它看做是我們的負擔或者煩惱。我們可以把原有的其他興趣轉移到學習上來,以培養新的學習興趣。每個人小時候都有自己特別感興趣的事,如愛玩汽車、愛搭積木等。長大一些之後,不妨去主動探究一些與此相關的問題,如怎樣當一個好駕駛員,汽車是如何發動的,汽車的構造原理是什麼,所學的知識中哪些和它們有關係。這樣就把對學習的興趣在原有的基礎上發展起來。愛因斯坦中學時隻對物理感興趣,不喜歡數學,後來他在向縱深研究物理時發現數學是其基礎,便又產生了對數學的興趣。
我們應該主動學起來,去發現學習中更多的樂趣,讓學習變成我們的愛好,讓興趣成為我們學習路上最重要的老師。
寫給女孩的蜜語
孩子總是好動貪玩的,隻有將實踐與理論結合起來,才能激發孩子學習的熱情與興趣,隻有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快樂,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習不但要培養興趣,而且要“少而精,切忌一知半解”。
4.保持旺盛的好奇心
對什麼都感興趣,對什麼都想去摸摸、看看,這是每個孩子的天性,孩子的探知欲望對他各方麵的發展有很大幫助。因此,當父母麵對孩子的“為什麼”時,請不要不耐煩,而是應該耐心地回答和解釋孩子的每一個問題。好奇心是與注意力有關的一種重要心理現象,有了好奇心才會有繼續觀察、從中學習的可能。經過研究,人們發現,狼是世界上好奇心最強的動物之一,它們不會將任何事物視作理所當然,而傾向於親身體驗和研究。對於它們來說,無論是一根馴鹿的骨頭、一隻鹿角、一塊野牛皮、一顆小鬆果,還是露營者遺留的登山背包,抑或是背包裏麵所裝的各種物品……大自然裏每一種了無生機的物品,都有可能成為它們的玩具,每一種事物在它們的眼裏,都蘊含著無窮無盡的可能——神秘、新奇的發現,或意外的驚喜,這些都令它們感到驚異與神奇。
“安琪兒,有人敲門,快去開啊!”安琪兒的媽媽在廚房裏大叫。
“天哪,她又來了,我真希望不是她!”安琪兒心裏想。
原來,湯普生太太今天要帶著小女兒喬伊來作客。喬伊8歲,比安琪兒小4歲,她對什麼都好奇,無論去哪裏,總是摸摸這個,瞧瞧那個,不是打翻這個,就是碰倒那個,煩死人了。安琪兒最討厭喬伊這麼做了,可安琪兒的媽媽偏偏喜歡喬伊這樣,還總期望她和喬伊一起玩兒。
安琪兒準備去開門,她最後看了一眼自己的房間,她希望每個易損壞的東西都已經被藏起來了。
“噢,天哪,書包還沒有收拾好呢!”
於是,她急忙將書本、文具盒之類的東西放進書包裏,然後把書包藏進櫃子,這才做了一個深呼吸,匆匆忙忙去開門。
“嗨,你好,安琪兒姐姐!”喬伊扯個大嗓門,安琪兒聽著就討厭,但她還是禮貌地衝她笑笑。喬伊一進門就瞪大眼睛,東望望、西瞅瞅,手還不停地模著。安琪兒簡直快受不了了。
“這個小災星,我討厭你!”安琪兒咬緊牙關,心裏默默地說道。
“安琪兒姐姐,能到你房間裏玩玩兒嗎?我想看看你那裏有沒有什麼新奇的東西!”
“天哪,我還是難逃厄運呀!”安琪兒簡直要哭了,可她嘴裏還是勉強說:“好……好吧!”
喬伊沒等安琪兒說完,就向安琪兒的房間走去。正在這時,安琪兒的媽媽喊她們了:“姑娘們,過來一下,我有事情要你們做。”
安琪兒這才鬆了一口氣,心想:“謝天謝地,這個搗蛋鬼終於有事情可做了。”
安琪兒的媽媽從貯藏室裏拖出來一個很大的箱子,裏麵裝滿了各種各樣的玩具,有舊的有新的,還交給她倆一人一遝便條和一支筆。
“寶貝們,下個月我們要把這些玩具捐助給那些無家可歸的孩子們,因此要把它們分類打包,我不知道你們能不能整理一下,然後記錄下來,看看哪些玩具還要,零部件是不是全,適合幾歲的孩子玩兒。”
安琪兒看著這些玩具頭就大了,這麼多玩具何時才能整理完呀!“媽媽是從哪兒搞來的這些玩具啊,她什麼時候決定做這個的?”安琪兒心裏想。
然而,喬伊眼睛卻更亮了,她已經搶先拿了幾個玩具。
“哇,這個玩具真好玩兒!我以前也有一個,按這個按鈕燈還可以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