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月之後,蓋茨敏感地意識到計算機的發展太快了,等大學畢業之後自己可能就失去了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於是他毅然退學,然後和保羅創立了微軟公司,自此走上了成功之路。
對於自己的成功,比爾·蓋茨說:“你認為機會什麼時候會來到?機會是我們自己主動去抓、去把握的。要是我等著別人給我工作的機會,那麼現在我可能還是一個打工仔。微軟最需要的,正是那些長期積累,並主動出擊去把握機會的人。”
電腦發展帶來的機會對於那個時代的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然而隻有那些早有準備、長期積累過的人才可能把握住這樣的機會。在生活中,我們常常聽人抱怨說“這件事太難了”,“學這個沒有用”,可是往往就是這些“太難了”、“沒有用”的事情,最終決定了我們的幸運與否。
運氣不會恰好飛到你麵前,你必須主動去尋找、去追求,才能遇到屬於你的運氣和機遇。而隻有經過之前漫長的積累和學習,你才有可能把握自己的運氣和機遇。
因此,無論你所夢想的成功離現在看起來多麼遙遠,都別放棄追求和積累的道路。隻有這樣,你在下一個拐角與幸運相遇的時候,你才有能力緊緊把握住它,成就自己人生的一番事業。
將沙子磨礪成溫潤的珍珠
人生就是一出悲喜劇。無論是光鮮亮麗高高在上的成功者,還是身邊平平淡淡的普通人,誰的人生都是風水輪流轉,悲喜交加。每個人的生活都有順風順水之時,相對地也就有悲傷和不幸的時光。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總是順利的,人們也很容易從生活中發生的好事中汲取正麵的能量。而對於逆境和不幸,人們總是唯恐避之不及。沒有人希望自己的人生和悲劇沾上哪怕一絲一毫的關係,因為它是沉重且晦暗的。處在逆境的時候,人們總會不由自主地痛苦和消沉,甚至產生放棄人生的念頭。誠然,人生中的不幸是值得同情的,但不幸對人生來說卻也有不可估量的價值和作用,懂得這個道理的人,才能任由人生的風水輪流轉,在順其自然之中駕馭悲喜,成為時代的佼佼者。
美國作家斯蒂芬斯說:“每場悲劇都會在平凡的人中造就出英雄來。”縱觀曆史,不同時代,不同國度,確實有許多英雄人物都經曆過不幸。比如《史記》的作者司馬遷曾經被處以宮刑;《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家道中落,曾飽嚐數十年食不果腹的貧寒日子;《命運交響曲》的作者貝多芬正值大好年華竟兩耳失聰;美國最傑出的總統之一林肯在幼年喪母,中年喪子,初戀情人早逝,結發妻子曾患上精神病。
沒人喜歡生命中晦暗的那一段,但去想想多少英雄在悲劇發生之前也曾是這個世界中的無名小卒,是悲劇成就了他們,讓他們的聲名和光輝在他們的生命消逝百年之後依然被人們所銘記。
這樣的英雄,並不在少數。
米切爾本是一個身體健壯的青年人,但是悲劇在這一天突然降臨。心情愉悅的他正騎著摩托車飛快地奔馳在一條筆直的公路上時,車禍發生了。
車行一半,當他習慣性地扭頭看後方是否有車開過來時,沒想到行駛在前麵的大卡車突然刹車。電光火石間,米切爾為了保住性命,閃電似的將摩托車的把手壓低,讓車身側倒滑進卡車底下。
沒想到,就在這個危急時刻,摩托車的油箱蓋突然繃開。悲劇不可抑製地發生了,油箱裏的汽油濺灑出來,被摩托車和馬路摩擦出的火花引燃。
當米切爾恢複意識時,全身70%的麵積都被燒傷的他已經在醫院的病床上躺了好幾天。傷口讓他痛得不能動彈,甚至連呼吸都極為困難。但是,米切爾並沒有因為疼痛而放棄求生的意誌,他不斷地告訴自己:“無論如何,我一定要活下去。”
很長一段時間,米切爾都生活在疼痛中。後來,他終於靠著堅強的意誌力挺了過來,並且重新開始了新的人生與事業。可惜,命運又一次捉弄了他,因為一次飛機失事,米切爾的下半身從此癱瘓了。
在接二連三的不幸的打擊下,米切爾也會委屈地想要大哭,但更多的時候,他是鬥誌昂揚的。就是在激昂的鬥誌下,身有殘疾的他在當時成了美國最活躍的成功人士之一,除了事業有成外,更進入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