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炤國288年,建元35年。
惠帝駕崩,太子年幼,根基不穩,湛王趁機造反,登基稱帝。
自此,太子被軟禁與魯山腳下,長公主下落不明。
時隔一年,長公主楚淩昭突率三千鐵騎,兵臨城下,討伐篡位逆賊。
正值仲夏,赤日炎炎。
午後的京城內回蕩著震耳欲聾地喊殺聲,急促的馬蹄聲由遠而近,眨眼間一道紅影飛馳而過,直奔皇宮而去。
金鑾殿上。
楚湛身著龍袍正襟危坐,麵色陰沉地掃過殿內百官,大殿內噤若寒蟬。
一道急促地稟報聲打破殿內的平靜傳了進來,便見一兵士踉蹌地跪下,“啟稟皇上,長公主領兵攻破宮門,如今已……”
那兵士話音未落,便見一道紅光閃過,百官還未來得及反應,一匹血紅寶馬已經穩穩當當地落在了大殿中央。
“長……長公主……”那兵士驚叫出聲,還未等說罷,一道銀光閃過,那兵士便被劈成了兩半。
百官見狀,嚇得悉數跪下,噤聲不語。
端坐在馬背上的女子,身披豔紅戰袍,身著銀色戎裝,一張俏麗稚嫩的容顏,年紀不過十三,隻是那雙眸子卻透著冷冽蝕骨的寒光。
她收起手中的銀鞭,隨意地把玩著,嘴角噙著紈絝十足地冷笑,不屑地直視著端坐與龍椅上的楚湛。
“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本宮給爾等兩個選擇,一是活,二是死,爾等想活還是想死?”
百官垂首不語,卻也不敢回應,適才聽那兵士稟報,說是長公主領兵闖進宮門,可是此刻都已過了一刻鍾,怎得未見一兵一卒?
隻是這長公主著實厲害,年歲雖小,卻有勇有謀,竟孤身率領三千鐵騎,硬闖皇宮。
百官正在躊躇不定時,楚湛眸光一凝,冷視著眼前的女子,沉聲道,“楚淩昭,你好大的膽子,膽敢硬闖金鑾殿,來人,還不將這賊子拿下!”
隻聽得身後一聲慘叫,數百名訓練有素地士兵殺氣騰騰地衝了進來,周身散發著肅殺之氣,將整個大殿圍了起來。
楚湛見此,便知大勢已去,抬眸冷視著楚淩昭,他謀算至今,卻敗在一個丫頭手上,他怎能心甘?
“本宮再問一次,爾等是想活還是想死?”楚淩昭端坐於馬上,冷冷掃過跪與大殿地百官,那眸光像是索命的冷劍,直刺向百官的頭顱。
“成王敗寇,士可殺不可辱,臣誓死效忠皇上。”為首的楚湛的親信淩然起身,慷慨激昂陳詞一番,當場撞死在了大殿上。
楚湛雙眸冷沉,並未有絲毫地懼怕,臨危不懼地端坐於龍椅上,即便死,他也不能向這小丫頭低頭。
楚淩昭輕輕挑眉,嘴角勾起一抹嘲諷,揚起手中的銀鞭,在空中劃出一道冰冷的銀光,發出一聲脆響,隨即鞭子落下。
楚湛直覺頭皮發麻,頭頂的九旒冕便被劈成了兩半,滾落在地,他束起的墨發也隨之散落而下,狼狽不已。
他隱藏與袖中的手緊緊攥著,雙眸怒視著她,突然緩緩起身,衝著她放聲大笑,而後拔出寶劍,自刎當場。
楚淩昭勾唇冷笑,自馬背上翻身而下,一步一步地行至玉階之上,秀眉微挑,揚聲道,“湛王謀反,現已伏誅,將湛王屍身拖出去,鞭屍八百,以儆效尤,同謀叛賊,抄家滿門,格殺勿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