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聞香樓’開業的第九年,老聞便生了一場大病。
在他生病期間,‘聞香樓’老鴇無數次往他家裏跑,這件事當時可是引得好些人評頭論足,誰說表子無情?你看看人家‘聞香樓’的姐兒,對老主顧多有情義。
“聞香樓”還因此,好長一段時間裏生意興隆,客似雲來,但老板娘卻開心不起來,因為老聞最終還是沒能挺過來,就這麼掛了。
在他彌留之際,她忍不住對他表明身份,老聞因此唏噓不已,又因放不下家裏的孤兒寡母,便請老板娘多照顧一下。
其實老聞並沒有抱多大的希望,但老板娘卻不這麼想,正因此,‘聞香樓’又開了十一年,加起來正好二十年。
前九年,它是為老聞而開,中間五年,老板娘隻是覺得這一行已經幹得挺熟悉,沒想過要改行,而後麵六年,‘聞香樓’卻是為小聞而開。
‘小聞’指的,自然便是聞鬆兄弟兩個,這二位頗有父風,也是風流成性,小小年紀便學人家勾搭姑娘。
收到消息的老板娘生怕他們在外麵這麼亂搞,總有一天會被浸豬籠,幹脆引導他們光顧‘聞香樓’,時不時以各種借口給他們打折,為他們免單。
一段時間之後,由於生怕他們起疑,還暗中還收了聞鬆為義子,這段關係便這麼持續下來,直到六年後,聞氏兄弟雙雙考得功名,背井離鄉。
他們當然不會忘記家鄉的‘聞香樓’,也記得那裏有位幹娘,在她那裏找姑娘十分便宜,經常還能管飯免單什麼的,但要說他們對這位幹娘多有感情,那就是玩笑話了。
但老板娘卻正好相反,她暗中照料聞氏兄弟,一開始確實隻是因為老聞臨終所托,可隨著時間的推移,一生未有所出的她,卻對這對弟兄有了真感情,特別是聞鬆,她根本就已經將他當成親兒子對待。
可惜,這個‘兒子’自從離家之後,二十年裏壓根就沒回過幾趟家,中間雖然也去青樓找過幹娘,但那時候他這位幹娘由於他久未光顧,青樓開著都沒意思,早已關了店,人也不知去向。
二人再次見麵已是十年之後,地點是邊陲的和平小鎮,那個時候,老板娘容貌已然大變,聞氏兄弟根本就認不出她,隻道她是前來投誠的江湖奇人。
之後的十年,她一直留在聞鬆身邊,看著他慢慢成長,今日能為他而死,也算是得其所願,唯一有些遺憾的是,他由始至終都不曾認出過她,喚過她一聲娘。
不過就在她將要閉上眼睛的那一刻,她突然發現聞鬆正衝著她笑,雖然笑得不好看,但確實就是在笑,而且笑容之中好像還帶著淚光,帶著情怯。
他什麼意思?難道是認出她了?隻是生怕認錯會太尷尬,這才沒敢喊出聲來?
當下老太太不禁激動起來,帶著這麼一絲期待,她瞑目了。
直到老太太閉上眼睛,聞鬆才長長呼了口氣,最初他的確沒能認出她是誰,直到她用一雙玉足幹掉了兩名江洋大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