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這個‘有意’,女皇陛下也是事後才意識到。
最初將林衍丟進迷陣,她很確定自己是為大局著想,隨後將淩雁丟過去給林衍領路,自然也是從大局出發。
也許有人會問:不就是領個路嗎?換個人不行啊?讓淩雁過去肯定就是私心作祟,不要再拿什麼大局當借口。
假設真個出現這種問題,皇家發言人多半會分析各種利弊,解釋女皇的確是以大局為重,你看,雖說識得迷陣的人並不少,可這些人當中,與林聖使有舊的可沒幾個,也沒有誰能夠比淩雁聖女更能獲得聖使大人的信任,不能因為一個巧合就抨擊陛下,說她存有私心。
而類似的問題,長治女皇處理起來就幹脆多了,別說她的舉動至少有大部分是為大局著想了,就算純粹是出於私心又怎麼著?朕是一國至尊,你是什麼東西?背地裏嚼舌根也就罷了,還敢跳出來叫囂,活膩了不是?朕不講道理?朕登基這麼多年,何曾跟誰講過道理?
長治的不講理由來已久,數十年前,剛剛登基之時,她的不講理在老一輩的人物看來就是小女生的任性,如此胡來,妥妥的就是個昏君。
不過隨著她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大鄭國力亦日益強盛,她的不講理在眾人眼裏早就由任性變成了霸氣。
強勢如她,就算真有私心,又哪裏需要跟誰解釋?
當然,她也確實沒想到,那個姓林的小子一睡就是一整夜,太陽都曬屁股了,都還不肯醒過來。
而淩丫頭也是一折騰就是一整夜,一樣不帶休息的,偏偏她就是折騰了一整夜,也沒能將身邊的男人給折騰醒,而且自己也還是完璧之身,清白未失。
這種事兒,就算長治性子跳脫,經常做些天馬行空之事,也表示相當無語。
這時老教宗跟她說給林衍提個醒,她自然難免有些異樣。
“海叔,要不還是你來吧,相較於我,他應該比較相信你。”女皇這麼說道。
海元教宗跟這女人打了五十年的交道,聞言心裏先打了個突,直覺告訴他,最好不要如她所言,可事實上他根本抗拒不了,又或者說,是明知會被坑也甘之如飴……一個陷入情網的老年人,可比小年輕還要不可理喻。
下一刻,他的元神已經感知到迷陣當中的兩人。
好小子,都什麼時候了還睡得著?
還有,淩丫頭跟他擠在一起扭來扭去是在幹嗎?尋歡作樂?好啊,你們玩的這麼嗨,對得起在外麵打生打死的戰士嗎?
老教宗脾氣不差,換成平日,對這種事大概也就一笑置之,可過去的一天裏,人族的精英戰死那麼多,已經讓他的情緒變得很是敏感,將戰士們戰死畫麵跟剛剛感知到的一幕一對比,他心中那股火‘噌’的一下就上來了,都忘記迷陣中那對小年輕也很無辜,畢竟他們進入迷陣之前,外頭還沒開戰,他們根本一無所知。
長治女皇倒是淡定自若,這時還不忘調侃他:“海叔,你們家的小姑娘穿著夠清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