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凝聚人心的一招,讓衛東更加牢牢地掌控住了高三三班的前進的走向,一條明確的大路漸漸被拓展了開來,順著衛東那個明確的目標,以越來越快又越來越穩當的方式慢慢走進了更多人的眼中。
衛東對學校足球隊的建設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鑒於衛東強大的聲威和全校師生對他的崇拜,學校的足球愛好者甚至是從沒沒有怎麼接觸過足球的學生,都紛紛湧進了謝龍的辦公室,排起了一支長長的報名隊伍,讓其他老師難以通行。
謝龍本人樂嗬嗬的,似乎在同事麵前長了臉,學校以前對足球方麵的熱情,可遠遠沒有現在這般高漲。謝龍一下子因為跟衛東共事的關係,成了學校裏名噪一時的足球大教練,心裏不禁樂開了花。
衛東本人就是一位足球愛好者,而且對此有過一定的琢磨研究,他聽到消息立即趕到了謝龍的辦公室,跟謝龍一起參與了整個遴選未來校隊球員的流程。
大家在學校的訓練場上進行好幾道程序的遴選,其中穿插著體能訓練、靈活度考核、速度考核、對足球的掌控熟練度考核、大局觀考核等等,一整套的程序很是專業,讓大家心服口服。
就這樣,他們兩個經過一個上午的時間,從66名報名學生中選出了16名算是初步合格的待考察球員,加上原來的校足球隊的隊員以及高三三班的 那群足球愛好者,湊成了為數40名的球員的足球隊,開始由謝龍帶領,進行第一天的基礎訓練課程。
按照衛東的計劃,廣招小球員的公告仍然沒有被撤掉,隻要有年齡差不多的男孩子過來,都可以進行申請。這樣不斷地造血式招兵買馬,一方麵可以增加球員的競爭意識,另一方麵可以不錯過那些優秀的種子選手,同時不斷補充自己的後備力量。要知道,一支足球隊可是需要後備力量和替補球員的啊。
在衛東的引領帶動下,黃風中學從一貫的隻重視學習成績的單一發展的學校,開始拓展到全麵綜合性的發展,不論美術、體育、音樂還是其他的一些項目,隻要能夠通過特長培養出人才或者是考上大學的,衛東都要試一試。理所當然的,他在申請了學校一點兒補助資金之後,又主動提供給了這些發展項目大筆的讚助資金。
他的這些舉動,確實是給那些在學習上實在看不到希望的學生或者是有特別愛好的學生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得到了很多學生、老師和家長們的支持。
衛東愛財,取之有道。
他這般投入,小百萬已經在不知不覺間花了出去,隨著財富的快速流失,衛東心裏也有些肉痛,他開始將目光又轉回了那些錢多的花不完而又很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有出息的家長身上。
衛東將修補自己財政赤字的矛頭對準了那些土豪們。在接下來的幾天裏,他陸續的召開了家長會、家訪和關於班級整改的家長邀請座談會。
以讚助金的的形式,打著邀請專家講師講課授藝的名號,衛東開始向那些大腹便便、揮金如土的大款家長們拉取讚助金了。在得到衛東對自己孩子的學習進步和成才的保證之後,這些富貴人家毫不猶豫的就賣給了衛東麵子。
衛東在會議桌上坐著精彩的演講,器宇軒昂的給家長描述孩子們的美好未來,然後鼓動大家踴躍的給自己孩子提前投資,讓他們憑自己的本事考上大學,而且掌握一門特長雲雲,給這些家長灌了好大一盆迷魂湯,而且那些學生們還一直在旁邊為他說好話,極力鼓動自己的父母掏腰包,以獲得衛大老師對自己的好印象。
就這樣,五萬、十萬、二十萬的大額數字像雪花一般飄進了衛東的腰包,給的最少的家長也不得不拿出三萬塊,而且還被自己的兒女一頓吵鬧。
這樣一來,衛東的腰包一下子又鼓了起來,他一下子從學生家長那裏湊足了三百多萬的錢,在彌補了這兩天大出血一樣的投入之後,還餘下了一部分後備金。
當然,這些款項可不是那些家長白給他的,都是跟衛東簽訂了某種協議,比如在半年內提高多少分的成績,在某一科目上考多少分,在哪個特長方麵有多大的進步等等。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衛東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再造魔鬼班的進程,喊出了百分之百的大學升學率的口號,讓幾乎所有人都覺得他是在吹牛皮。不過也有人選擇了相信他,比如秦素素、劉思思、蘇曉染、張全旦、小三人幫等等。
真正了解衛東的人,會相信衛東是一個能夠創造任何奇跡的人,因為衛東已經很多次證明了自己。
衛東這個人,也完全值得他們去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