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轉世(大結局)(1 / 2)

人類生存的空間分為天(陽)、地(陰);人分男(陽)、女(陰);時分晝(陽)、夜(陰);天分日(陽)、月(陰)。

自古以來,就存有三界之說,天上、人間、地獄。

人是有靈魂的,每個人有三魂七魄,作為陽氣的魂和作為陰形的魄結合形成人,人死以後,神魂靈氣歸於天,精魄形骸歸於地,以魂氣形魄來解釋人前世、現世和來世的演化,並將精靈世界分為三界:地上的人間,天上的神與仙居住的的天界,地下精魄的地府。

地府是掌管萬物生靈生命的地方,凡天地萬物,死後其靈魂都在被黑白二常拘到陰界,其在陽間的一切善惡都要在此了結。正所謂是活人在陽間,死人在陰間,陽間一個世界,陰間一個世界。世人都說陰間陰森恐怖,到處是孤魂野鬼,但是,又有誰親眼見過呢?

但是,人是由陰陽二氣結合而成,陽氣是魂陰氣是魄,魂構成人的思維才智,魄構成人的感覺形體。人活著時魂魄協調,等人死後,魂魄就會分離,而且魂和魄會朝著不同的方向離去,因為魂是陽氣,所以人死後的魂會離開身體而飛升到天上,而魄是陰氣,和人的身體聯係緊密,因此當屍體被埋葬時,它也隨之入地。這就是說,人死後的魂飛升上了天界,而人的魄卻進入了地獄。人死後的魂魄分別去了不同的地方,魂去了梁父,魄到了蒿裏,形成了兩個地府係統,但魂魄最後統一為靈魂後。

可是,無論怎樣,人死之後,最終會灰飛煙滅。

人死以後,不可能永遠地去做一個孤魂野鬼,需要投胎,需要轉世,而那個地方,亦被稱之為六道輪回!

所謂生死輪回是說舍此蘊已複趣他蘊,世間眾生因造作善不善諸業而有業報,此業報有六個去處,被稱為六道。

六道是佛根據業報身所受福報大小劃分的,分別為:天道、人道、畜生道、阿修羅道、餓鬼道、地獄道。

首先,色身不是我,色身散我仍在,否則便是斷見。

但六道輪回真實義並非色身的生滅輪轉,後者為佛隨順當時世界觀方便而說。

從色身胎成起就有了第一個業報身,依所造做業從一業報身可以生出百千萬種身,百千萬種身一一複能生百千萬種身,如是輾轉乃至無量。

一切有情,皆以諸欲因緣,自作自受,如車輪回轉不已,生死於六條道趣,接受製裁。所謂六道,即:人、天、阿修羅(三善道)、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

然在六道中,卻以人道為中心,因人心的善惡觀念而隨心所欲的去追求,造成報果。如人在日常中的語言、動作、思想,守法實踐持三戒(五戒:不殺生、偷盜、邪淫、妄言、飲酒)以上者,可得六根整然的人身,五戒圓備者,即生大富大貴之家,長壽而揚名於世。修持五戒,加行十善(身:不殺生、偷盜、邪淫。口:不惡口、妄言、綺語、兩舌。意:不貪、瞋、癡。),即生天界,天分為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

上述五戒加十善,乃生欲界天,再加修正觀坐禪,證初禪至四禪,即生色界天。趨入四空定,即生無色界。

但雖至非想非非想天,還是降伏業惑而已,無法脫離生死輪回,故古人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

如果人於日常生活中,雖有十善心布施,但帶有名利好勝,即生阿修羅界(須彌山腰),阿修羅是具天福而缺天德,因地汙曲所致。如果人於日常中,失去道德戒行,生起慳貪心,即墮餓鬼道界,生起瞋癡心,即墮畜生界,犯五逆十惡者,即墮地獄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