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有效溝通才能更好地表現自己(2)(1 / 3)

還有一個相反的故事。有位醫生素以醫術高明享譽醫務界,事業蒸蒸日上。但不幸的是,就在某一天,他被診斷患有癌症。這對他不啻當頭一棒。他一度情緒低落。不過最終他不但接受了這個事實,而且心態也為之一變,變得更寬容、更謙和、更懂得珍惜所擁有的一切。在勤奮工作之餘,他從沒有放棄與病魔搏鬥。就這樣,他已平安度過了好幾個年頭。有人驚訝於他的事跡,就問他是什麼神奇的力量在支撐著他。這位醫生笑盈盈地答道:是希望,幾乎每天早晨,我都給自己一個希望,希望我能多救治一個病人,希望我的笑容能溫暖每個人。這位醫生不但醫術高明,做人的境界也很高。

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事情是我們難以預料的。我們不能控製際遇,卻可以掌握自己;我們無法預知未來,卻可以把握現在;我們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到底有多長,但我們卻可以安排當下的生活;我們左右不了變化無常的天氣,卻可以調整自己的心情。隻要活著,就有希望,隻要我們有一個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我們的人生就一定不會失色。

那麼,怎樣才能擁有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呢?

淡泊名利

古人雲:“淡泊以明誌。”養生首養心,養心淡名利。人生苦短,名利猶如過眼煙雲。人不可缺乏進取心和奮鬥精神,但一味地追名逐利反而會得不償失。人,最值錢的東西是生命而不是名利。這方麵,我們不妨學學美術大師劉海粟先生。劉海粟年逾九十,仍精神矍鑠,揮毫自如。其秘訣是:“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卷雲舒。”如此虛懷若穀,坦然恬淡,身心何愁不健康,生命何愁不青春永駐?

知足常樂

知足源於比較。每一個人都要學會比較,通過比較得到良好的心境。正確的、樂觀的比較應該是自己和自己比,把自己的今天和自己的過去比。隻要努力過,且通過努力進步了,收獲了,即使別人已小康,你才溫飽,別人已有了金條,你還囊中羞澀,也絲毫不必自慚形穢,因為每個人的基礎不一樣,條件不一樣,經曆也不一樣。同樣一雙手,十個指頭哪能一般齊呢?知足不是自滿、自傲、自恃。

走自己的路

記得這樣幾個詩句:“不去奢求鑲金的戒指/也不羨慕偉人的名氣/唯一計較的是自己足下/是否留有兩行踽踽前行的痕跡。”說得很好,人的一生,不求利、不求名,隻求有個真實的自己,走自己的路,就不會被患得患失所困擾。事實上,人生不可能沒有憂愁,問題是我們不能因患得患失給自己無端地平添幾分愁。患得患失,便有所失。走自己的路吧,不管別人如何評說。我們應該給自己寫下這樣的座右銘:“何以解憂?唯有奮鬥!”這樣,我們的人生就會充實、快樂、瀟灑。正如保爾·柯察金說過的:“一個人的一生應該是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是的,當我們走過艱難人生旅途的時候,如果我們可以驕傲地說“我努力過”,我們就可以安然地閉上雙眼了。

幸福是什麼?在我看來,幸福就是走自己的路,體驗自己的生活,表現自己的才華。

表現的機會要自己找

不要怨天不夠高,不要怨地不夠寬,首先要問的是這鳥有沒有比鷹飛得高的願望,這魚有沒有敢躍龍門的誌向。

有些人對自己總是沒有信心,一個來之不易的擺在眼前的良好機會,他總是不相信自己,拿不定主意,於是就去問別人,希望在別人那裏得到一些鼓勵,獲得一些幫助,結果是問了10個人有9個人說不能做,這樣,隨波逐流,放棄了機會。

事實上,誰敢說自己有百分百的成功把握呢?

機遇來自於新生事物,而新生事物之所以新,就是因為90%以上的人還不知道,還未認識,等90%的人知道了就不再是新生事物了。你可以想想十年前的股票,二十年前的君子蘭……

所以我們務必記住,一切要靠自己把握。

在這個競爭激烈而又千變萬化的世界上,放棄了機遇也許就放棄了成功。盡管抓住機遇不等於抓住成功,至少我們還有機會,有施展自己才華的舞台。

我們必須有新的觀念、新的方法、新的發明、新的創造、新的賺錢之道、新的理財技巧……我們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或許我們現在還是不夠強大,還是有些嫩稚,還有很多連自己看來都不滿意的地方。這些都是不要緊的,關鍵是你有沒有表現自己的勇氣。

人都是有潛能的。據權威科學人士研究,人的能量發揮到15%的時候,就非常出色了。一般人隻能夠開發10%。可見,你可以更好,隻要你不斷開發自己的潛能。人的潛能用得越多,便有越多的潛能可用,成功者隻是比普通人多用了一點潛能,你的潛能可能還沒有真正發掘出來。

以你的能力加上這個時代為你提供的機遇,你隻會成功,不會失敗。

當今社會已經進入一個網絡世界的嶄新時代,網絡是今後發展的主要趨勢。因特網、各種局域網、銀行電子結算網絡、肯德基、麥當勞連鎖店等等網絡形式,無一不在我們眼前頻頻展現,並與日俱增。可以說,網絡世界是永遠挖掘不盡的寶藏。網絡事業使人由平凡而璀璨,由約束而自由,由卑微而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