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1 / 3)

去汴陵的官道隻有一條,能平安到達的方法也隻有一個。

巴圖鎮是連接關外及官道的樞紐要道,在蒙古語中意為“結實的城”。正值華朝平定中原之際,原遊牧民族出身的狄容部落無處可藏身,退居到關外以北,形成最大的一股劫匪勢力。所有遠行之人在驛館結集起來,湊足二三十人才敢上路。

謝開言穿著天青色衫裙,背著竹編箱篋出現在驛館前。她不記得去汴陵的路,身上也沒多餘的銀子,為了卷走小竹箱裏的十冊古書,她把所有的錢財都留給了天劫子。

驛館門口,車把式告訴她,必須湊得二兩車資,否則車隊不會讓她同行。

謝開言為難地站在了驛旗之旁。

隊伍裏充作保鏢的刀客閑散著聊天:“這個巴圖鎮不簡單啊,底下村民餓得要死,那鄉紳趙元寶還在幫母親做壽宴。我剛聽小飛他們說,除去連城鎮,楊柳、春水十六個村子一粒穀子都收不到,村民忍不住了,打算搶糧食。”

餘下也有兩三人拉拉雜雜說了一些。

謝開言恍然,朝著鎮中傳出絲竹之聲的高樓走去。剛才刀客們說過,鎮中最有錢的鄉紳趙元寶在今天辦壽宴,缺仆從差役,她可以去幫忙,如果聘到高級點的工種,一天能掙一兩二錢。她想到現在正值戰爭平定之期,各個地方的錢幣彙通不一致,忙問管驛一兩二錢是多少。管驛上下打量著她,咧嘴笑了起來:“你這姑娘看似白淨文靜,卻原來是個百事不通的草包。你問我一兩二錢有多少,我這樣對你說吧,在我們巴圖鎮,一兩銀子買粟米可以買一石七八鬥,夠你這樣的小姑娘吃兩個月。”

謝開言放心地走向趙府。路過鎮中街道,她的耳朵源源不斷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其中最熱鬧的就是糧棧裏的算盤聲、分籌碼聲、吆喝聲。掌櫃的對挑糧的樁夫說:“趙老爺又新開了兩個糧棧,缺人手。你去鎮子裏把兩百戶少年郎組織起來,拉成個隊伍,別讓他們整天跟著小飛亂跑,來我們這裏,趙老爺還能賞口飯吃。”

街邊暗巷裏,橫七豎八地倒著衣衫襤褸的流民,有的已經餓死,有的懷裏摟著貧瘠的孩子,正在張嘴哭泣。十丈遠就是趙老爺的糧棧,囤積了大量糧食,但他們卻沒有飯吃,隻有等死。

謝開言摸出最後的一點銀子,擱在巷子口,蹲下身,招呼著靠得最近的小女孩過來。一個葛衣少年突然從巷子尾端衝過來,啪的一聲打開謝開言的手,對她橫眉怒目。“你是誰?想幹什麼?滾遠點!”

“小飛哥哥……。”前來拿取碎銀的小女孩怯怯地說,“我沒事,她不是壞人……。”

謝開言暗歎一口氣,起身繼續走。通過耳力聽辨,她聽到小飛在招呼著婦孺們集合,速速退出巴圖鎮,轉向七十裏外的連城馬場。

“到了馬場,你們報我的名字,馬一紫馬場主一定會讓你們進門!”小飛於是說,聲音裏洋溢著少年郎特有的豪氣。

謝開言很想微微一笑,為那個即將接受幾十口進門,重新考慮隨眾衣食用度的馬場主哀憐下。隻因少年小飛太過於大方,拿著遠方的馬場送了人情。

再朝前,就是青瓦院牆包圍的三座大宅屹立於開闊街道上。門前種植一排楊柳,垂掛著壽字燈籠,朱紅楹柱旁抄手站立錦服院丁,臉上喜氣洋洋。

謝開言想著該如何進府,一陣熟悉的蘭花香氣滲入鼻端。她回頭,看見一張白皙的瓜子臉,堪稱美麗。來人年齡大約二十五六,風髻露鬢,珠玉鑲簪。娥眉淡掃,眼角含情。通身織絲煙羅衫,襯出淡雅出塵之勢。

美人目不斜視,將要提裙走上台階。謝開言移步正前,腹語喚道:“花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