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高興地說:“就算沒這麼好喝,也不至於成了砒霜吧?這普洱好幾百一斤呢。”
“幾百算什麼?我爺爺那裏幾萬的都有。”餘先生搖搖頭。
我很想知道他是不是在裝逼,便試探他,說你這麼懂茶,倒是說說劣質茶葉和好茶葉之間的區別?
餘先生笑了,說實在太簡單。
“首先,當你拿到茶葉的時候,要聞其香。怎麼聞呢?聞香分三步,一是聞幹茶的香味,二是熱水洗茶之後聞浸潤了的茶葉的味道,三是聞泡好的茶葉的味道。綠茶一般來說以蘭花香為最上,還有板栗香、瓜果香、玉蘭香等,但這些味道都很細微,很難分別,要作為鑒別好壞的技巧就隻要聞一種味道就行了——青草味。”
“一般來講有青草味道的茶葉都不好,也許隻是外觀看上去很討人喜歡,那青草味是什麼味道呢?就是學校、公園裏每次修剪過草坪時候你聞到的味道,有青草味表明茶葉殺青不充分,機器茶的可能性極大,或者是夏天的茶葉,茶葉不鮮嫩,這種草味不僅在沒泡之前幹茶有,泡開之後也會有的消失,喝到嘴裏麵也有一股澀嘴的青味。”
“第二,看白毫:白毫多者為好茶。很多人有個品評好茶葉的誤區,認為綠茶越綠越好,或者越綠越是新茶,其實不是這樣,大量綠茶其實並不是綠色,龍井就是黃綠色,而好的休寧鬆蘿、湧溪火青發亮墨色。不看顏色看什麼?看白毫,一般來講,白毫越多越好,除了白毫多少,還有一個就是看白毫是否鬆散,一般來講,白毫內斂緊附在茶葉的是最好。”
“第三,看浮沉,每年清明左右新茶上市,新茶老茶價格相差很多,怎麼分辨,有個雖然粗略但還比較有效的技巧。一杯90度的白開水,撒一把茶葉進去,如果茶葉馬上沉底的就是新茶,陳茶開始都是浮在上麵的。
“看湯色:色澤明亮的為好茶,不管是什麼茶,黃茶、紅茶、烏龍、綠茶,泡出來的色彩一定要越明亮通透越好,色澤暗淡的不管色彩多好看都不是好茶,或者說加了色素的,綠茶一般為淡黃色,黃茶為金黃色。”
聽完了餘先生的講解,我瞪大了眼睛,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本來還想看他出醜,結果這小子居然真是個行家。
我很喜歡喝茶,對於茶道專家更是欽佩不已,便說,有機會能不能介紹一下你爺爺給我認識?
“沒問題,但你要給我打折。”餘先生笑著說道。
我一聽要打折,立刻不做聲了。
讓我想不到的是,有一天我還真見到了餘先生的爺爺。隻是那個時候,他的爺爺卻成了我的客戶。
當然,這是後話。
我們聊了沒多久,土方十三郎就到了。
餘先生問他是誰?我說這是我朋友,專門送貨的。
餘先生很客氣地要跟十三郎握手,不過十三郎沒鳥他,完全把餘先生當成了空氣。
我有些尷尬,忙跟餘先生解釋,說我這朋友是個啞巴,你別介意。
餘先生“哦”了一聲,看向土方十三郎的眼神中明顯多了幾分同情。
十三郎收了錢,把魅惑胭脂遞給了我,麵無表情地說道:“蠢狗,你說誰是啞巴?”
“......”
說完這話,十三郎頭就走了,留下了一頭黑線的我和吃驚的餘先生。
餘先生付給了我3000塊定金,說:我們現在出去試試?
我說好,餘先生打開魅惑胭脂的盒子,裏麵傳來一陣清香,他塗了一點在臉上,疑惑地問我:“好像沒什麼感覺呀?”
我笑著說你當然沒感覺,這是吸引別人的,又不是吸引你自己的。
我們離開了寫字樓,往北邊最繁華的一條街走去。
這條街人流量很多,飯店,酒吧,理發店,奶茶店,遊戲廳,等等應有盡有,靚女萌妹更是多不甚數,在這裏做試驗再好不過了。
我們在這裏逛了將近半個鍾頭,除了有人看到餘先生臉上胭脂偷笑之外,幾乎沒人主動和他搭訕。
餘先生問我怎麼沒效果?我有些心慌,便說別急,這才半個小時,咱們再等等。
這時候,王凱忽然給我打來電話,說這麼長時間沒見了,讓我去他酒吧玩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