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身邊的風景(1)(3 / 3)

清雋無言而永恒的雲,其實就是我們仰首之際,所能讀到的最好的詩篇、散文、小說和戲劇啊。

在成絲、成縷、成筐、成匹或成汪洋的雲的卷帙裏,我們可以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地尋回失落的記憶、獲取溫柔的寄托,開始綿密的思考,發掘藝術創作的靈感題材,任想像的羽翼,到處飛翔。

雖然,天地不仁,草木無情,宇宙浩瀚荒寒,人類生命永遠隻是電光石火的瞬間存在,但當渺小的人類,以看雲那樣活潑有情的眼光,去看待天地洪荒時,廣漠的宇宙,在一個遙遠而名叫地球的角落,終還是亮起了溫暖美麗的光芒。

閑適的心情就像愈來愈小的原始森林,處在被人遺忘的角落,而那些因時代的躁鬱而被忽視的情感和心境絕非此一種,放慢你的腳步,多角度地看待人生吧!

7.正視自己

在巴黎古老的瑪黑區,有一個上了年紀的補鞋匠,我拿鞋子去請他修補,他先是對我說:“我沒空。拿去給大街上的那個家夥吧,他會立刻替你修好。”

可是,我早就看中他的鋪子。隻要看他工作台上放滿了的皮塊和工具,我就知道他是個巧手的工藝匠。“不成,”我回答說,“那個家夥一定會把我的鞋子弄壞。”

“那個家夥”其實是那種替人即時釘鞋跟和配鑰匙的人,他們根本不大懂得修補鞋,幹脆丟掉。

那鞋匠見我堅持不讓,於是笑了起來。他把雙手放在藍布圍裙上擦一擦,看了看我的鞋子,然後叫我用粉筆在一隻鞋上寫下自己的名字,就道:“一個星期後來取。”

我將要轉身離去時,他從架子上拿下一隻極好的軟皮靴子。

他很得意地說:“看到我的本領嗎?連我在內,整個巴黎隻有三個人能有這種手藝。”

我出了店門,走上大街,覺得好像走進了一個簇新的世界。那個老工匠仿佛是中古傳說中的人物——他說話不拘禮節,戴著一頂形狀古怪、滿是灰塵的氈帽,奇特的口音不知來自何處,可是他對自己的技藝深感自豪。

在現代社會裏,人們隻講求實利,隻要“有利可圖”,隨便怎樣做都可以。人們視工作為應付不斷增加消費的手段,而非發揮本身能力之道。在這樣的時代裏,看到一個補鞋匠對自己一個做得很好的工作感到自豪,並從中得到極大的滿足,實在是難得遇到的快事。

出色的工作就是高貴的榮銜。一個認真而又誠實的工匠不論做哪一門手藝,隻要他盡心盡力,忠於職守,除了保持自尊之外別無他求,那麼,他的高貴品質實不下於一個著名的藝術家。世上沒有世襲相傳的貴族,做人堂堂正正才是惟一真正高貴的人。

最平常的職業,隻要注入自己的熱情和智慧,也能使它神聖、高尚。再普通的人,隻要認認真真、忠於職守、嚴於自尊,也能使自己變得高貴。

8.“虧”的營養

並非所有的便宜都值得讚賞,並非所有的風險都令人向往,並非所有的幸運都值得回味,並非所有的痛苦都令人不忘。然而,隻有吃虧,會像無價的珍寶在每一個人心底深深珍藏。

吃虧,是一種胸懷,一種品質,一種風采。不懂吃虧,就不能完美地領悟人生;不懂吃虧,就不會有事業的壯麗輝煌。

人民教師有這種風采,像生活中的蠟燭,無私地燃燒自己,作為一種精神,光照千秋萬古流芳;科研人員有這種風采,像大海上的燈塔,甘忍寂寞,搏風擊浪,作為一種方向,激勵後人奮發向上;同樣,平凡的戰士雷鋒,有這種風采,把自己有限的一生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作為一種楷模,成為全國人民學習的榜樣。

否則,你翻開古今中外的史書,看看那些見便宜就上,一輩子不吃虧的人吧,他們不是被世人輕蔑,就是落得身敗名裂的下場。

也許有人會說,吃虧就意味著舍棄,意味著犧牲,現在都什麼時候了,你還在高唱不得人心的高調,還在做沒有新意的文章。

年輕的朋友喲,是的,吃虧並不好受,但也許它像咀嚼橄欖,先苦後甜,也許它像鳳凰投火,成為涅槃鳳凰。

大地無私地為人類滋生豐登的五穀,絕不是毀滅自己,而是使自己的肌體更加肥沃,更加健壯;大海忘我地為人類奉獻寶藏,絕不是幹涸自己,而是使自己的胸懷更加博大,更加寬廣;同樣,你具備了吃虧的風采,就會領略到人生的完美,情懷的高尚。

吃虧也是一種奉獻,蠟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黑暗,舍棄一部分,吃點小虧,一時的痛苦和一世的幸福與收獲相比孰輕孰重,一目了然,而那些永遠不允許自己吃虧的人,隻能繃在生活的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