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開門的聲音是慌張的,他那串鑰匙總要在門外“丁丁當當”響很久,開門時,那一聲“啪噠”也格外響亮。
丈夫開門的聲音是沉穩的,他那串鑰匙在門外隻響一下,然後便穩穩地鑽進鎖孔,開門時的那一聲“啪噠”同樣充滿力度。丈夫回家後,總是循著聲音找我。要是家裏悄無聲息,他必定先到房間裏來。看到躺在床上的我後,向我扮一個鬼臉,或假裝恭恭敬敬地喊我一聲“徐老師”。然後,便開始忙著端菜、盛飯……
日複一日,我呆在家裏,等待著開門的聲音。要是有一天,開門的聲音沒有按時響起,我一定會六神無主,心中萬分著急,直到門口終於傳來鑰匙插入鎖孔的聲音……
有一次,單位組織全體人員體檢。醫生告訴我,我的身體可能有點小問題,並建議我去醫院複查一下。
那天,我早早離開單位,獨自一人回到空空如也的家,躺在床上流眼淚。但流著流著感到挺沒趣,便停止了哭泣,投入地看起書來。忽然,我聽到開門的聲音,是那種很果斷的響聲,我知道,是丈夫回來了。本已止住了的淚突然間奔湧出來,丈夫走進房間,見我淚流滿麵的樣子,一臉驚慌,連聲追問:“怎麼了?”
弄清楚事情的原委後,丈夫長籲了一口氣,用手點點我的鼻尖說:“你呀,自己嚇唬自己,有什麼大不了的?明天我陪你去醫院。”其實,要不是那開門的聲音,我才不會那麼“傷心”呢!
許多人不會真正體會家庭的含義,導致了諸多的不幸,而要真正理解家的概念就多留心一下平時的生活和你的家人吧!
21.生活不需要拐杖
剛進大學的第一學期,在入學教育的第一堂課上,年近花甲的老教授向我們提了這樣一個問題:“請問在座的各位,你們從千裏之外考到這所院校,獨自一人到學校報名的同學請舉手。”舉手者寥寥無幾,且大多都是從農村來的。教授接著說:“由父母親自送到學校接待點的請舉手。”大教室裏近百雙手齊刷刷地舉了起來。教授搖搖頭,笑了笑給我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中國留學生,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美國的一所著名大學,由於人生地不熟,思鄉心切加上飲食生活等諸多的不習慣,入學不久便病倒了。尤為嚴重的是由於生活費用不夠,他的生活甚為窘迫,瀕臨退學。給餐館打工一小時可以掙幾美元,他嫌累不幹。幾個月下來他所帶的費用所剩無幾,學校放假時他準備退學回家。回到故鄉後在機場接他的是他年近花甲的父親。當他走下飛機扶梯的時候,立刻看到自己久違的父親,便興高采烈地向他跑去。父親臉上堆滿了笑容,張開雙臂準備擁抱兒子。可就在兒子摟到父親脖子的那一刹那,這位父親卻突然大大地向後退了一步,孩子撲了個空,一個趔趄摔倒在地。他對父親的舉動深為不解。父親拉起倒在地上已經開始抽泣的孩子深情地對他說:“孩子,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人可以做你的靠山,當你的支點。你若想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任何時候都不能喪失那個叫自立、自信、自強的生命支點,一切全靠你自己!”說完父親塞給孩子一張返程機票。這位學生沒跨進家門直接登上了返校的航班,返校不久他獲得了學院裏的最高獎學金,且有數篇論文發表在有國際影響的刊物上。
教授講完後當我們急於知道這個父親是誰時,老教授說:“這世界上每一個人出身在什麼樣的家庭、有多少財產、有什麼樣的父親、什麼樣的地位、怎樣的親朋好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不能將希望寄托於他人,必要時要給自己一個趔趄,隻要不輕言放棄,自立、自信、自強,就沒有什麼實現不了的事。”
聽了教授的故事,全場鴉雀無聲,我們似乎一下子長大了許多。
自立、自信、自強,是你成長中戰勝困難的靠山。而太多的依賴是走向頹廢和沒落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