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推測必須得到證實才行,於是我站起身,走出去讓徐榮調查一下何宗的父母,之前是否給他找了心理醫生?
徐榮很快就調查清楚,何宗的父母之前確實有給他請了心理醫生。但是何宗並不進行配合,醫生無功而返。不過,何宗父母卻沒有死心,仍舊規勸何宗要配合醫生治療。
何宗的父母早就懷疑何宗有心理問題,所以才會給他請心理醫生,這也令分裂人格有了危機意識,意識到自己可能會消失的這種可能。於是,先下手為強。
蘇珊說這動機可以說的通,她現在認為這個覺醒的人格一定非常危險,而且十分狡猾,所以我們應對的時候,一定要格外小心。因為,如果找不到何宗父母的屍體,就無法給何宗定罪,分裂人格肯定想要看到這樣的結果。
我讓蘇珊先分析一下何宗分裂出來的人格,哪一個是殺害何宗父母的那一個凶手人格?
蘇珊在紙上畫了一個圓,她思索了很久,在裏麵進行了比例分割,她認為小女孩是個凶手人格的可能幾乎為零。因為,一般成年人分裂出來的孩童形象人格,都代表內心的懦弱、無助,所以這樣的人格,並不會做出傷害他人的事情。
然後,她覺得剩下的五個人,妓女、廚師、老者、藝術家和拾荒者,所占的比例幾乎相同。蘇珊在圓圈內,標出了一個百分之一的可能,就是何宗的身體內,說不定還存在著另外的分裂人格。
吳沁覺得蘇珊的比例圖根本派不上用場,最有嫌疑的還是那五個人格,說了等於白說。
徐榮給了我一份當年同何宗一起被活埋,死去幾人的資料。妓女是個未婚有孕的單親媽媽,愛慕虛榮,喜歡往男人堆裏麵紮;藝術家窮困潦倒,但是很有美術天分,一直都依靠女朋友在接濟生活;胖子廚師學徒是在供吃供住的飯店打工並學習廚藝,有偷吃廚房食物的習慣,一直都在擔心自己的體重和三高;拾荒者就是一個無家可歸,依靠撿垃圾過活的流浪者,那天在野營地內他並非去玩樂,而是路過上了一個廁所,結果遇到了山體滑坡;老者是一個生活在三世同堂之家的退休幸福老人,那天是和家人一起去野營地娛樂。
蘇珊說即使結合這些資料,也不能添減犯案可能性的比例,必須得找出真正覺醒的那個人格是誰才行?
吳沁問蘇珊,我們等小女孩人格出現後,問她在遇到災難那天的經曆,就能找出是哪個人格覺醒了嗎?
蘇珊搖頭,她說問小女孩這個問題,隻是退而求其次的行為。通常應該直接問小女孩,是誰殺害了何宗的父母。不過,這樣的問題,會令覺醒的人格知曉我們的目的,對我們進行提防,再想找出真正的凶手人格,就十分的困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