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他們長了千裏眼嗎?(1 / 2)

董重質和羅家軍,在臥牛山下對恃起來。

兩方都沒有進攻。

董重質召開了幾次作戰會議,部下將領們分歧很大,有的說:“羅家軍厲害,尤其是他們鐵甲騎兵,以一當十,我軍出戰必敗,不如堅守營寨。”

有的說:“遲疑不前,日久生變,若是羅家軍再得增援,如何是好?趁著他們兵力微弱,一鼓蕩平才是。”

雙方爭吵不休。

持“進攻”意見的代表,是偏將歐陽湛,他說:“羅家軍雖勇,畢竟兵寡將微,隻要我們應對得當,取勝定有把握,我願率所部人馬,作為先鋒。”

董重質拿不定主意。

……

這天下午,董重質帶著幾個親兵,親自去外麵察看羅家軍動靜,回來的時候,剛剛接近大營,就見一個鬼鬼祟祟的人影,正從營寨外麵走過。

那個身穿布袍,是老百姓裝束。

軍隊在野外紮營,偶爾也會有老百姓出入,比如指路的向導,當地的地保官員,甚至做小生意的人,都可能進入軍營。

但是這個人,鬼頭鬼腦,走路東張西望,一副心懷鬼胎的模樣,一下引起了董重質的注意。

“那人是誰,過去問問。”

手下親兵馳馬向前,大聲喝問:“做什麼的?”

“我……我是磨鏡的手藝人。”那個人回答。

磨鏡,是古代一種比較常見的手藝,因為過去沒有玻璃,鏡子全是用銅鑄造的,磨得光滑平整,便能照見人的模樣,當然,比起現在的玻璃鏡子來,效果是差得遠了。

但是這種銅鏡有一個缺點,便是使用時間長了,表麵會氧化,使鏡麵不清晰,因此就需要專門人員研磨,重新磨得光滑細膩,才好用。

磨鏡?

董重質一下懷疑起來,軍隊在外駐紮,可以接觸各種手藝人,唯獨不會和磨鏡人打交道,因為部隊裏的大兵都是男人,很少有人會出外作戰,還拿著塊沉重的銅鏡。

他立刻命令:“抓起來,審問一下,是不是奸細。”

新兵們得到命令,立刻上前大聲吆喝著,進行抓捕。但是那個“磨鏡人”一看形勢不妙,立刻撒腿就跑,跑了兩步,背上的背囊掉了下來,也不顧得撿拾,飛也似地向前跑去。

要說這個人,跑得可真快啊,兩條腿倒騰得象是風火輪,身子如一陣輕風,瞬間便竄出老遠,親兵們騎著馬去追趕,追了一陣竟然追不上。

而且這人非常聰明,淨揀著坎坷地形奔跑,臥牛山下,有平整些的原野,也有崎嶇的布滿尖石的坡崗,這個“磨鏡人”專門跑上不適宜馬匹的地形,使背後的追兵難以追趕。

“唰唰唰——”

他象一陣旋風,向前猛竄。

親兵們騎著馬拐來拐去,眼看追不上,便勒馬停步,眾人亂紛紛地說:“嘿,這人兩條腿可真快,疾逾奔馬。”

“簡直是飛毛腿。”

“聽說,江湖大盜草上飛,就有這個本事……”

他們不知道,這個人就是江湖大盜草上飛。

人沒追上,親兵們把遺落在地上的包袱,給撿了起來,檢查了一番,發現包袱裏有一串銅錢,幾片磨鏡用的砂石,另外,還有一封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