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江湖 第一部(4)(1 / 2)

張三豐解釋了內力生成的過程。他發現了不同人的丹田激發陰陽勢差的能力有很大差別。他將這個量化為“丹田通徑”的概念。每個人的丹田都有一條天生可以傳導內力的通道,通道的直徑就是丹田通徑。丹田通徑越大,激發和傳導內力的能力就越大。丹田通徑小的人對於武學來說,就是先天不足。

周遠怔怔地看著楊教授寫下一串串算學符號,胸口一陣隱痛。這是他無法習練武功,而隻能紙上談兵地研究武學理論的終極原因。

十幾年前,楊冰川和武當的太倉道長一起,研究出了一種便捷的測量丹田通徑的方法。可以快速準確地測出一個超過六歲的人的丹田通徑。這種方法被命名為“太倉楊方法”。從此各地武學院都紛紛用這個方法檢驗習武少年的潛質,極大提高了人才培養的效率。

周遠六歲的時候,母親帶他到杭州有名的一個少年武館。一個滿臉虯髯的師傅將一股內力從他背後輸入體內,讓他渾身不適。之後那個師傅朝母親搖搖頭,說了一些諸如“太小”、“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小的”之類的話,母親的臉色就變得很難看。

後來母親又帶周遠去了三四個武館,情形都很相似。之後,母親就像換了一個人。她依然幹著繁重的活,但臉上卻沒有了往日的那種光彩。她依然把省下的錢放進鐵罐裏,但卻不再說“這是燕子塢學費”。她的身體變得越來越差,腰背變得越來越佝僂,有時候晚上會疼得翻來覆去睡不著。每次周遠起來給母親按腰捶腿,母親就會抱住周遠,在照進來的月光下慈愛地端詳周遠的臉,然後發出輕輕的歎息。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一年多,母親才又恢複了一些往日神采。她又開始加班做一些零活,說是要給周遠存著將來參加文官考試的書費和路費。但那時燕子塢已深深刻在了周遠頭腦裏。燕子塢已成為喚回過去那個美麗健康、神采奕奕的母親的夢。

後來周遠從一張包衣服的舊報紙上讀到了《張三豐猜想——武學皇冠上的明珠》,下了去考燕子塢武術理論係的決心,他把這個想法告訴了母親,母親凝視了他好久,沒有說話。再後來的一天,周遠在城外一家餐館裏幫工,有人跑來告訴他,母親在城裏被馬車撞了。母親從此再沒有能夠站起來,但得到了一筆賠償費。母親把這筆錢給了周遠,並拜托一個熟識的車夫送他去燕子塢參加了考試。

周遠考上後去入學的那天,母親坐在馬車後麵的平板上送他到杭州郊外很遠。她告訴周遠,她可以養活自己,叫他不必牽掛,假期也不用回去看她,可以在燕子塢或者姑蘇城打工賺些錢。母親說,她能為他做的就這麼多了,她相信周遠可以過上比她好許多的生活。

周遠念完大一,拿著在學校膳房打工和給袁亮、季菲他們代寫作業賺的錢,買了許多水果、補品回到杭州郊外母親住的茅屋,卻發現母親已不知去向。鄰居告訴他,母親已搬走,臨走時交代鄰居說,如果她的兒子回來找她,就說讓他不必再找,讓他自己照顧自己,如果有一天他成為了大人物,她自然會知道,他也自然會找到她……

周遠看著這無懈可擊的推導,仿佛是在看他命運的判決書。

楊冰川已寫了一黑板的演算,而這個複雜的推導還遠沒有結束。教室裏關於二十九年前和魔教一戰的議論聲已越來越響,楊教授終於忍不住提高了音量問道:“這一步推導出的結果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