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素描,我隻在十多歲時報的美術班,學了大約一二個月,沒什麼水平的,後來就丟了很多年了,搬家時又丟了好多小時的素描畫,唉,太遺憾了!現在又重新開始學習,還算有一點心得拿出來和大家分享。
剛開始學的時候,記得是很多小孩擠在教室裏,我們老師首先都是從靜物開始學習基本的畫法,打好基本功,麵對畫板,老師當時畫了一些水果,我們支起畫板,拿著鉛筆,從粗略的勾勒,到細部的描繪,笨手笨腳地學了起來,我覺得靜物要想畫得好,主要是對整體的把握,和明暗的筆法的運用,先從單一的靜物畫起,然後是多個靜物組合。待手法熟練一些後,就能比較完美的畫出來了。
再進一步才開始學習畫人物,畫人物對我這樣的比較沒有什麼繪畫天賦的人來說,是比較難的,我對一些空間感的把握經常是不準確的,在學習人物素描時,開始總是將人的頭,身,腿等各部分的比例弄得很不諧調,所以造成人物的嚴重走型,畫畫首先是要靜心,再要特別的仔細,我的性子比較急,所以有時總是亂七八糟了,而漸漸的,當時通過練習一段時間後,能將輪廓以較正確的比例定位。
然後就是仔細的觀察人物對象後,再細部勾勒起來,對我來說,人物的鼻子難畫,我總是畫不好,後來學習了天天藝術的一些繪畫經驗,我才學會了素描的鼻子,要注意鼻根,鼻梁,鼻頭,鼻底四個部分的把握,各部分的構成的形狀,及畫法時需要注意的事情,比如畫鼻根時應該注意與眼睛的結構上的關係,不要特別的強調它的變化,鼻頭部分要重點的描繪等,初時一幅畫往往改了好多次,通過學習後,再經過練習這方才漸漸的畫好一些了。
其次我覺得畫人物素描難點在於人物的眼睛,我初畫人物眼睛時候,感覺看起來很奇怪,我隻好一邊畫一邊回憶老師的下筆方法,對於輪廓線一般畫的比較清楚,在轉折的地方及需要明暗互換的地方一般以虛一些的線條作處理,因為眼睛是心靈的窗口,主要是要注重描繪眼眸裏的光暗對比,突出眼睛的神韻,就要觀察之後,用鉛筆尖進行細細的描繪,我們當時並不是像畫石膏像那樣隻突出人物的頭部,我們是學一般的全身人像,這個要求其實比單畫頭部要簡單得多,但如果想畫好,還是要注重人物的臉部整體及各部分的比例及深淺互動結構關係
再次我個人覺得難的是畫人物的手,因為手的姿勢是各種各樣的,在素描時,我就總是掌握不好手的姿態畫法,後來我就發覺我畫手的問題,就出現在處理線條的轉折時處理不好,在人物坐著時雙手拿著報紙,和人物站立時一手叉腰,一手摟著另一個組合人物時,手型的變化是不同的,雖然都是彎曲,但是從曲折的程度等都有不同的地方,手部素描我一直畫得很不好,這方麵還得加強學習,也希望與大家多多交流經驗。
再說一點就是要想畫好美術,主要是練習,之所以現在我畫的都很差了,就是因為我長時間不動筆的原因,雖然有一點點功底,由於荒廢的時間太長久了,所以基本功已不紮實了,現在再重新撿起來,又得從簡單的靜物素描開始。所以我建議大家如果想學好一門藝術,一要找到好的專業老師,特別是我們這樣的成年人想學,又平常沒時間的,完全可以去天天藝術網學習藝術,二是要抓緊點滴的時間進行長時間的反複的練習,這樣才能夠學好繪畫。
學習一門藝術是終身的財富,我認為如果你的愛好在你成年以後就都丟掉了,那麼既然不能回憶起以往那些青蔥歲月,又不能展示自己的成功,更不能更好的證明自己的存在的價值,人生就沒有這麼精彩,這麼有趣味了。
一點心得體會,歡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