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那年頭忠君愛國思想嚴重,要談統一,你得先複國再說。“異人”朋友的意思很明顯,他就想當光複“仇池國”的那人。
昂基的祖上安於過現成日子,奉勸他別去參合官場,咱們好好的日子不過,去整那些打打殺殺的事兒幹啥?那地方不幹淨,是非黑白誰也說不準,稍有不慎就會有殺身之禍。
可是“異人”朋友告訴祖上,自己已經做好“殺身成仁”的準備了。(這話是一語雙關,仔細看,後麵就懂了)於是,他不聽祖上的勸告,離開了他這裏,出來投靠了皇帝叔父楊難當了。
臨走前,還告訴昂基的祖上,很快他的“報酬”就會來了。對於這話,祖上隻是笑了笑,一分錢沒得到,他還送了不少盤纏給異人。
且說異人投靠了楊難當。當時的楊難當胸有大誌,門下養了無數“食客”,異人朋友前去尋找他。告知自己有一門異術,能助的楊難當成就大事。
楊難當當時食客太多,多一人不多,少一人不少,覺得倒也無所謂,就順帶將這位朋友收下了。一開始吧,這事兒並無大礙,但時間一長,大家就不滿了。你看這些食客要麼是武士,能打架會砍人。要麼就是文化人,能做詩能填詞。
異人朋友是啥玩意兒?罵本事沒有,這不來蹭白飯的麼?那些“食客”不高興了,紛紛狀告楊難當,要成大事,不留無用之人,希望他趕走此人。
楊難當有點難做,他也好交朋友,但又不想得罪其他人。於是就讓異人過去,兩人好好的暢談一番。倘若他真是來蹭飯的,那就給他點錢,打發他走罷。
萬一此人真有本事,自己也可以問個一二三,他到底有啥本事,露一手,免得人家嚼舌根子。
楊難當在一個夜晚,找來了異人朋友,然後兩人就聊上了。好家夥!哪曾想這一聊,楊難當驚喜的發現,異人朋友真是夠神奇的。他不僅不是個蹭飯的,反而還是一個胸懷大誌的猛人!
原來當時的楊宗保,當上了皇帝之後,一天不務正業,整天就知道吃喝玩樂,沉迷女色,要不是皇叔楊難當撐著,這仇池國恐怕早給其他人篡奪了。別說光複原來的“仇池國”了。他們能不能在這亂世保住現有的小國家都成問題。
於是,“異人”朋友找到皇叔楊難當,希望他能取而代之,自己當皇帝!
可那時候的人,咋說呢?
“君權神授”這種想法,還是有點根深蒂固的。要殺了自己的親侄兒,取而代之當上皇位,楊難當真是有點為難。皇位來路不正不說,自己還要背負一個罵名,讓滿朝文武戳脊梁骨,怕是當了皇帝也難以長久。
關鍵時刻,這“異人”朋友起身,雙手一抱,說皇叔無須擔憂,自己的絕技便是為這時候準備。在下這裏有一個妙計,皇叔隻需要依計而行,剩下的事情交給我就成了。
楊難當好奇了,就問他到底是啥計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