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情緣(1 / 2)

定瑉公主並無大礙,不過是開始調理時有些不適罷了,綠蘿吩咐她多走走,因為調理完了就要開始清毒,到時會很辛苦,如果身體不夠強健,怕是會吃不消。

北莫駙馬還是不放心,又強留綠蘿住了一晚。

在李家過的倒是極清淨的日子,老太太和太太也疼她們,家裏難得來了兩位姑娘,丫鬟們也都喜歡,便是李家的幾位少爺,也常常給她們帶些外麵的精巧玩意兒玩兒。

一時兩個人都有些受寵若驚,簡直不知該如何自處。

這天兩個人正跟著先生讀書,丫鬟進來請,說是家裏來了客,讓姑娘們去。

綠蘿對此萬分頭疼,她最不愛的就是見客人,。可是因為李家本是武官,交往的武官人家多,這樣的人家也愛交際,所以十日裏倒有四五日家裏來客。有那合適的,老太太就叫她們出去見見。

今天來的是張家的夫人,至淑聽到這家人的姓就有些不願意似的,綠蘿也想到了那件事,姓張,也是武官,別是一家罷。

不過又不能不去,所以她鼓勵的看看至淑,至淑勉強一笑,跟著進去了。

老太太讓她們跟張夫人見了禮,張夫人笑著,一手拉了綠蘿一手拉了至淑,因說道:“可還記得我?”

綠蘿笑:“記得,在朱家菊園裏見過得。”

張夫人聽了讚道:“記性果然不錯的,我給你們帶了禮物,看看喜不喜歡。”

說著,從身後丫鬟手裏接過來兩個精巧的布袋子,給了她們倆一人一個,說到:“好孩子,打開看看。”

她倆一起看老太太,老太太笑著說:“即是給了你們,謝過夫人,看看是什麼好東西。”

兩個人屈膝給張夫人道謝,打開袋子看,綠蘿的是三支一模一樣的碧葉玉簪,至淑的是一枚白玉。

綠蘿拿著簪子走到老太太麵前,老太太接過來看,笑眯眯的說:“張夫人費心了,這麼好的東西給她們小孩子。”又對綠蘿說,“好好拿著,這可是難得的好玉,這做工也是極好的。”

綠蘿再次謝過張夫人,又問至淑:“淑兒,你的也給我們看看。”

說著走過來拿過至淑手裏的白玉,又拿過去給老太太看。

老太太拿著那玉左看右看,看著張夫人笑了起來。

張夫人也笑,至淑羞紅了臉不說話,老太太拍拍綠蘿,說到:“你們姐妹去吧,我跟張夫人說說話。”

也不把那塊玉給至淑,綠蘿心下明白,拉著至淑出去了。

見她們出去了,李夫人笑問道:“這可是不明白了,你要娶她們家的閨女,怎麼跑到我們家來問?”

張夫人歎息:“前幾年因為那件事,鬧得都不痛快,溫家二夫人又厲害,外麵也傳,這姑娘潑辣難馴,我也就斷了這個想法了。那日,就是二夫人娘家那個朱家,下了帖子讓去賞菊,我們家雖與那個溫家不睦,與這邊倒還好。我在菊園又遇上了這姑娘,見她舉止得體,落落大方,倒也不像外麵說的一樣,因又著意打聽了,倒是越來越喜歡。”

“烈性卻明事理,我就喜歡這樣的。”

她雖然這樣說,老太太卻還是含笑搖頭:“先說我不信你這話!不過你既求到我門上了,我也就湊個熱鬧。這事兒我們可是做不了主,趕明兒請了她嬸子來,你們商量。”

張夫人笑到:“老太太不信,卻還是願意幫我,可見是信得過我們家,日後若是成了,定會好好待這姑娘,不讓老太太沒臉。”

李夫人因問道:“你也是,又何必巴巴的拿著玉來試人家,真是不穩重。”

張夫人隻是笑,也不說話。李夫人哪裏知道,那張家少爺突然讓母親去溫家提親,張夫人自然懷疑溫家小姐不矜持,所以特特拿了玉來試探。

綠蘿拉著至淑走了好遠,打發了丫鬟,綠蘿急問道:“怎麼回事?那位張夫人,是什麼意思?”

至淑已經嚇得臉色都發白了,帶著哭腔道:“怎麼辦?嬸嬸知道了,一定氣死了。”

說著就哭了出來。

她這邊哭著,就看見依然走了過來,她見至淑哭,以為出了什麼大事,趕緊過來了。

“這是怎麼的?”

依然著急,一個勁兒的問,可是這話誰說的出口,她越是問,至淑越是哭,急得依然跺腳。綠蘿勸她別問了,可依然那個性子,怎麼能不問。

“你們若是不說,我就去找老太太了,這麼沒緣故的哭了,誰也擔待不起。”

她轉身要走,綠蘿一把抱住她,可是話到嘴邊,實在是不敢說,於是求她道:“嫂子,你就當是疼我們罷,別問了。”

綠蘿都這麼說了,依然也不好再堅持,頓了頓說到:“我拿你們當親妹子……若有事,一定告訴我,我給你們撐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