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連管理者自己也不能否認,經驗的反麵就是局限。習慣成自然,一個經驗豐富的人是很少有勇氣去打破自己形成的固有觀念的,他往往會不自覺地沿著固定的模式來考慮問題。在這種時候,具備一定能力而又沒有經驗束縛的員工的想法,就顯得尤其的可貴。他們能很容易地打破條條框框,直奔主題,提出一些讓管理者都覺得驚訝的意見。很多時候,這些意見都是值得采納的。
所以,既然已經任用了某個員工,依照自己的判斷分派了任務,管理者就要懷有信任的態度,放手讓他去幹。這等於是幫助員工鋪設了一條通往成功的路,給他提供了一方翱翔的天空。等到員工成功的時候,他會感激你的協助,從此在你的率領下勤奮工作,逐漸成長。而對管理者自己來說,既得到了讚譽,又實實在在地收獲了一位得力助手,何樂而不為呢!
第3節 群策群力,讓員工參與管理
目前,市場殘酷的競爭環境迫使所有的企業都在尋求積極向上的員工,這也就意味著企業需要高素質的員工。不可否認,所有人的行為都是被這樣一個問題所驅使:“這事到底對我有什麼好處?”所以,要使員工有積極主動的工作態度,關鍵是想辦法通過不同的手段來滿足員工的物質利益和精神追求。
管理者不是天才,這是最普通不過的道理。那些所謂的“天才管理者”,指的應該是群策群力、集思廣益的管理者。
能夠從大家的智慧中提取合理有效的見解,從而為企業製定一條正確的前進路線,這就是“企業王國”中的和諧定律。簡而言之就是“讓下屬具有主人翁意識”。也就是說領導者在安排工作時要明確目的和把握全局,而不是隻告訴下屬“你現在該做什麼”,而是要讓員工了解在團隊中所處的重要位置。
有些管理者認為:“下屬隻要幹好當前的工作就行了,沒有必要了解事情的全局,因為我才是整體調度者。”這種觀念是完全錯誤的。如果你的下屬不了解事情的全局,那麼他就隻能完全按照你的表麵意圖去工作,不敢越雷池半步。工作中遇到任何問題,他都要向你彙報,因為他不知道如何處理才是正確的。長此以往,你的下屬會成為你的“跟屁蟲”,工作能力也絕不會有任何長進,而依賴性則會逐步升級。
讓下屬了解事情的全局,這樣下屬在工作過程中遇到問題,就知道應該怎樣與其他員工密切配合,從而順利完成工作,工作效率自然會大大提高。了解全局,下屬就會明白基本的做事原則,在一些細節上就會靈活處理。久而久之,下屬就會認真去思考自己的工作,並且會將自己的一些建議和想法告訴上級,對於領導來講多了一個好參謀,下屬的幹勁也會更足。
管理者們的目標明確之後,就可以開始實施具體方案來使員工積極參與到公司事務中來了。
首先,為員工出色完成工作提供信息。這些信息包括公司的整體目標及任務,需要各部門完成的工作及員工個人必須著重解決的具體問題。
真誠交流不僅能使員工成為參與經營決策的一分子,還能讓他們了解經營策略。這些信息不僅要在項目或任務剛開始時提供,在整個工作過程中及項目即將結束之時,也應該源源不斷地提供給他們。換句話說,管理者們必須有定期的反饋。正如《The One Minute Manager》(《一分鍾經理人》)一書的作者布烏蘭佳所強調的:“反饋十分重要,簡直是冠軍的早餐。”
其次,管理者還必須明白的是,做實際工作的員工才是該項工作的專家。所以,管理者們必須聽取員工的意見,邀請他們參與製定與其工作相關的決策。如果把各種有效交流和雙向信息共享變成經營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信員工一定會樂意成為公司裏的骨幹。
接下來,對於管理者們來說,要做的就是建立便於各方麵進行交流的渠道。員工可以通過這些渠道提出疑慮和自己所關注的問題。公司鼓勵員工暢所欲言的方法有很多,如員工熱線、意見箱、小組討論、總裁舉辦答疑會及“開放政策”等。
能讓每一位員工充分發表意見,並把這些合理意見落到實處,這樣的管理者才是“天才的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