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知己知彼,令問題員工為團隊所用(1)(1 / 3)

第1節 讓吹毛求疵型員工完成完美回轉

1.如何正確對待吹毛求疵型員工

管理者如果碰到這種有吹毛求疵毛病的員工如何管理呢?還是那句老話,“對症下藥。”我們已經清楚了吹毛求病型員工的問題根源,要正確地管理他們,就是要針對根本病因,專人專管。

首先,因為吹毛求疵型員工缺少彈性,信奉規則,所以,在溝通方麵,管理者要選用精確的措辭,不得模棱兩可,而且要有權威性。因為吹毛求疵型員工強烈的批判精神,他們會抓著機會就和你辯論一番。

其次,在分派任務時,也要有清晰的架構及精確的目標,並給他們製定出明確的流程。

另外,在批評此類吹毛求疵型的員工時也要注意目的性與準確性。

批評的目的,在於促使人認識和改正錯誤。你隻有解決了目的性問題,才能使他們從你的批評中找不出漏洞來,也才能體現你真誠的友愛、如火的熱情、誠摯的精神;才顯示你誨人的誠意、容人的雅量和幫人的耐心。

在批評中,對有錯不認錯的必須嚴肅批評,對已認錯的要適可而止、見好就收,特別是那種已經知錯而且心理壓力較大的員工,不應再加以批評,而應給予安慰。

比如一個孩子在家中洗碗碟,不慎打碎了碗,有的家長訓斥責罵,使孩子愈加驚恐害怕,而有的家長雖然也批評孩子做事不經心,但主要是告誡孩子今後要小心,這兩種教育孩子的態度,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同理,下屬出現失誤和錯誤,既要分清性質、程度及危害,不失時機地予以教育處理,又要與人為善,留點麵子,不傷其自尊,避免因方法不當激化矛盾,以致產生對立的後果。

具體來說,我們可以針對他們不同的表現,運用不同的管理方法:

①超細節化傾向的員工

管理超細節化傾向的員工,管理者們要明確規定他們完成任務的具體時間,以免他們因執著於細節而失去對全局的把握。他們也許會向你提出種種的不妥情形,不要理會,你隻要告訴他,“沒有理由,必須完成”就可以了,一定要讓他們學會事情要分輕重緩急,而時間必須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你在批評他們時,也不要與其糾纏於細節,而隻需要開門見山地指出錯誤的嚴重性即可。

②挑剔型員工

麵對挑剔型員工,管理者總是比較頭疼。他的人際關係糟糕透頂,團隊裏一般沒有人願意與他共同完成項目。這時,管理者要做的是改變他的生活態度。當然,這比較有難度。所以,如果他的能力不是特別超強的話,你可以跟你的上司商量,將那個人調到適合他工作的地方。但如果他是一個能夠獨當一麵的能人,那麼好,就給他一個平台吧。至於他對你的種種挑剔,作為管理者,這點包容心你必須要有。

③愛“揭短”的員工

愛“揭短”的員工,一般都是與管理者比較熟悉,對管理者比較了解的員工。比如說,當你正在吹噓自己的高超棋藝時,一位員工說:“就你那幾手,你就吹吧,反正牛皮吹不破。”對於此類的揭短或是諸如此類的話,管理者要放寬心胸,盡量不懷疑他別有用心。如果管理者對員工的每一句話都琢磨一番潛台詞、話外話,深思他是否有別的目的、險惡用心,那隻會自尋煩惱。因為在許多時候,對方往往隻是脫口而出的玩笑話而已。

也許有的管理者會反唇相譏,其實也不必。員工揭別人的短,說過之後,自己也會意識到不對,管理者反唇相譏隻會給其他員工留下心胸狹窄的印象,無形之中降低了管理者的威信。

所以,麵對員工的“揭短”,管理者隻需泰然處之就好。當然,若是能夠幽默回擊,那就更能夠突顯管理者的個人魅力了。不但維護了管理者的尊嚴,也顯示了其氣度和胸懷,更彰顯了他不一般的個人魅力,一舉三得,何樂而不為?

比如以下的這個作家,就極擅長於以幽默來使自己擺脫尷尬之境:

一位作家剛發表一篇小說,讚譽之聲鵲起。有一個人卻不以為然,跑去問他,“這本書不錯,是誰替你寫的?”他答道,“哦,謝謝你的稱讚,不過是誰替你把它讀完了?”

作家對於別人的非議,泰然處之,並且幽默地回敬了那個人,既為自己免去了一場唇槍舌劍,也十分巧妙地維護了自己的尊嚴。作家的做法實在值得我們的管理者們好好借鑒。

④愛鑽牛角尖的員工

管理愛鑽牛角尖的員工,一定要給予他們特別清晰明確的管理機製。隻要存在不明確、不標準、不透明、有歧意的地方,一定要改過來。然後對這個特別固執的團隊成員固執的部分加以區別分析,並且一定要肯定其正確的那部分,盡管可能隻是非常少的一部分,隻有這樣才能引起他與團隊、與你的合作意識。然後,就是堅決地運用管理者的權力維護你的權威,讓他明白,固執有正確的,也有極不合時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