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摸不到夠不著的無形資產(1)(1 / 2)

無形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製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無形資產具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無形資產包括貨幣資金、應收賬款、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專利權、商標權等,因為它們沒有物質實體,而是表現為某種法定權利或技術。但是,會計上通常將無形資產作狹義的理解,即將專利權、商標權等稱為無形資產。

(1)無形資產的內容。

無形資產通常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特許權、土地使用權等。

①專利權是指國家專利主管機關依法授予發明創造專利申請人對其發明創造在法定期限內所享有的專有權利,包括發明專利權,實用新型專利權和外觀設計專利權。

②非專利技術也稱專有技術,是指不為外界所知,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應采用的,不享有法律保護的,可以帶來經濟效益的各種技術和訣竅。

③商標權是指專門在某類指定的商品或產品上使用特定的名稱或圖案的權利。

④著作權是製作者對其創作的文學,科學和藝術作品依法享有的某些特殊權利。

⑤特許權又稱經營特許權或專營權,指企業在某一地區經營或銷售某種特定商品的權利或是一家企業接受另一家企業使用其商標、商號、技術秘密等的權利。

⑥土地使用權指國家準許某企業在一定期間內對國有土地享有開發、利用、經營的權利。

(2)無形資產的確認。

無形資產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予以確認:

①與該無形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②該無形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企業自創商譽以及內部產生的品牌、報刊名等,因其成本無法可靠計量,不應確認為無形資產。

(3)無形資產的初始計量。

無形資產應當按照成本進行初始計量。自行開發的無形資產,其成本包括自滿足無形資產確認條件後至達到預定用途前所發生的支出總額,但是對於以前期間已經費用化的支出不再調整。

36.無形資產的計價不正確

(1)對於無形資產應按照下列原則進行計價:

①投資者作為資本金或合作條件投入的無形資產,按評估或合同、協議及企業申請書的金額計價。

②購入的無形資產,按照實際支付的價款計價。

③自行開發並且依法申請取得的無形資產,按照開發過程中發生的實際淨支出計價。

④接受捐贈、從境外引進的無形資產,按照所附單據或參照市場同類無形資產價格評估計價。無形資產在計價時,須備齊資料,包括所有權或使用權證書的複製件、計價的依據和標準等。其中非專利技術的商譽的計價,應經法定評估機構確定。商譽隻有在企業合並或接受商譽投資時才能評估計價。

在實際中存在著對無形資產計價不合理、不合規的問題。主要是:

①對無形資產計價過高或過低。

②對無形資產計價時沒有經法定手續進行評估或確認,而且是隨意計價。

③對無形資產計價時,未經法定評估確定,而是自我隨意確定其價值。

④在沒有企業合並或接受其他單位商譽投資時,就對商譽作價入賬等。

(2)審查無形資產的計價是否合規時,應審查:

企業是否按製度規定對增加的無形資產計價入賬,有無任意提高和降低無形資產價值的行為。

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來查證:

①購入無形資產的發票有無偽造、篡改的行為,與購入無形資產直接相關的費用是否計入無形資產價值,有無將其他無關費用計入無形資產購入成本的行為。

②自行開發的無形資產通常按其開發過程中實際發生的支出計價,審查各項支出是否真實、合規、正確,所列開支是否確為無形資產開發所發生的開支,有無將與無形資產開發無直接關係的費用列入無形資產價值等。

③審查無形資產賬戶,查證企業商譽的作價入賬是否隻是在企業合並情況下發生,有無在正常的經營期內,擅自將商譽作價入賬。

④審查企業由法定評估部門出具的評估證書,從而查明企業有無未經法定評估而擅自對無形資產作價的行為。

【例】某生產名牌香煙的工業企業,在未發生與其他企業合並時,而對自己的商譽作價500000元,並進行如下賬務處理:

借:無形資產——商譽500000

貸:實收資本500000

37.無形資產攤銷不合規

無形資產的應攤銷金額為其成本扣除預計殘值後的金額。已計提減值準備的無形資產,還應扣除已計提的無形資產減值準備累計金額。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其殘值應當視為零,但下列情況除外:

第一,有第三方承諾在無形資產使用壽命結束時購買該無形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