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收入、利潤——賺錢了嗎?(1)(1 / 2)

收入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所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包括銷售商品收入、勞務收入、讓渡資產使用權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股利收入等,但不包括為第三方或客戶代收的款項。

(1)收入的特征。

①收入從企業的日常活動中產生,而不是從偶發的交易或事項中產生。

②收入可能表現為企業資產的增加,或企業負債的減少,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③收入必然能導致企業所有者權益的增加。

④收入隻包括本企業經濟利益的流入,不包括為第三方或客戶代收的款項。

(2)收入確認的原則。

銷售商品的收入隻有同時符合以下四項條件時,才能加以確認:

①企業已將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購貨方。

商品所有權上的風險和報酬。

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是否已轉移的判斷。

②企業既沒有保留通常與所有權相聯係的繼續管理權,也沒有對已售出的商品實施控製。

③與交易相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與交易相關的經濟利益主要表現為銷售商品的價款。

實務中,企業售出的商品符合合同或協議規定的要求,並已將發票賬單交付買方,買方也承諾付款,即表明銷售商品的價款能夠收回。

如企業判斷價款不能收回,應提供可靠的證據。

④相關的收入和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收入能否可靠地計量,是確認收入的基本前提。

成本不能可靠計量,即使其他條件均已滿足,相關的收入也不能確認。

(3)主營業務收入的核算。

“主營業務收入”賬戶用於核算企業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及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中所產生的收入。在“主營業務收入”賬戶下,應按照主營業務的種類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本賬戶期末應無餘額。

(4)其他業務收入的核算。

“其他業務收入”賬戶用於核算企業除主營業務收入以外的其他銷售或其他業務的收入,如材料銷售、代購代銷、包裝物出租等收入。在“其他業務收入”賬戶下,應按其他業務的種類,如“材料銷售”、“代購代銷”、“包裝物出租”等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本賬戶期末應無餘額。

利潤指企業銷售產品的收入扣除成本價格和稅金以後的餘額。在不同的社會條件下,利潤的內涵不同,體現的社會關係不同。利潤的計算公式為:

利潤=營業利潤+投資淨收益+補貼收入+營業外收支淨額

(1)利潤的質量特征。

①一定的贏利能力。

②利潤結構基本合理。

③企業的利潤具有較強的獲取現金的能力。

(2)利潤結構基本合理有以下幾層含義。

①企業的利潤結構應該與企業的資產結構相匹配。

②費用變化是合理的、費用在年度之間沒有出現不合理的下降。

③利潤總額各部分的構成合理。

企業的利潤總額是由營業利潤、投資收益和營業外收支差額三個主要部分構成。

利潤質量較高的含義是指:企業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利潤結構基本合理,利潤具有較強的獲取現金的能力。

重新修訂並於2007年1月1日開始實行的《企業會計準則——一般準則》相關條款規定:

第三十七條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利潤包括收入減去費用後的淨額、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等。

第三十八條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是指應當計入當期損益、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發生增減變動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利得或者損失。

第三十九條利潤金額取決於收入和費用、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金額的計量。

第四十條利潤項目應當列入利潤表。

(3)利潤的確認條件。

利潤反映的是收入減去費用,利得減去損失後的淨額的概念。因此,利潤的確認主要依賴於收入和費用以及利得和損失的確認,其金額的確定也主要取決於收入、費用、利得、損失金額的計量。

79.商品銷售入賬金額不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