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機遇難得,千萬別錯過(1 / 2)

機遇也是創業資源,錯過機遇就等於錯過了通向成功的通道。蘇格拉底說:“最有希望的成功者,並不是才幹出眾的,而是那些最善於利用每一時機去發掘開拓的人。”

機遇可遇不可求,把握機會勝於等待機會。在市場競爭激烈的今天,有些機遇可遇不可求,它們稍縱即逝,能夠抓住它們,就會在商業競爭中搶得先機,占領優勢,甚至會直接贏得勝利。

所謂“應運而生”、“時勢造英雄”,無論“運”,還是“時勢”,都不過是“機遇”的另一種符號。成功的人,其成功之處,就在於他能在“抬手處”把握住人生的機遇、時代的脈搏。

“機遇”常在,平凡者對之視而不見。因而,機遇隻垂青於那些有眼光,而又有冒險精神,能勇於直接麵對危險的人。曾經風靡世界的日本八佰伴公司,開始時不過是個賣水果蔬菜的小店,然而,和田一夫卻大膽擴張,抓住經濟發展的機遇,終於成為大型超級市場連鎖店老板,擁有資本236億日元,3500名從業人員。店鋪在日本國內有42家,海外有26家,成為日本商業界的一個奇跡。

而“微軟”的成功,更是令世人對比爾·蓋茨這位“年輕人”刮目相看。正值40出頭的黃金年華,已擁有180億的資財。想當年,他不過隻是個上課不專心,下課搞一些計算機組裝的毛頭小夥。就是這麼一個毛頭小夥,卻成就了如此龐大的事業,與計算機龍頭老大IBM同起同坐。他靠了什麼?眼光、冒險、機遇。

到底應如何抓住機遇呢?有兩點非常重要:

第一,反向思維。一般人之所以苦苦尋覓,卻一無所得,正是因為他受製於習慣思維定勢,而機會的棲息之處正是在於“定勢”之外。所以,不人雲亦雲,是把握時機的關鍵。眾人以為不行的事,可能是過分誇大了困難,也可能是不適合他們,卻適合你做。趨之若鶩時退避三舍可能得到的更多;大家躑躅不前時或許多跨一步就能夠獨領風騷。

第二,科學的分析。“經驗”的時代早已不複存在,科學逐漸統治著人類的行為。

“機會”的分析,無疑更應劃入科學的範疇。看當今世界上一些頂尖級的集團、公司都必須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用於搜集、處理、分析市場動態,從中捕捉所有有利於本集團、本公司發展的信息。“經驗”的局限,已讓人們嚐夠了“苦頭”,而不再敢提對它的信任。所以,對機遇的“把握”,並不是在瞬間完成的,其背後有無比豐富的“內容”。

其實,把握了機遇,並不代表著就能成功。成功與否,還與實力有關。

這是一個充滿競爭的世界,達爾文的“優勝劣汰”在現代得到了過分的擴張。沒有堅實的根基,風雨中你便飄搖了起來,甚至於有功虧一簣之敗機,即使麵臨再好的機遇,也相當於“零”。

總之,機會對每個人都是均等的,就看你能否不失時機地抓住它;機會又是人為的,勇往直前與老成持重同等重要,就看你是否比別人多點眼光、多點魄力。

案例一:

一次特殊機遇,勝過十次普通機遇

“神舟”五號載人航天飛船升空之前,世界上發射過載人飛船的隻有前蘇聯和美國,而“神舟”五號載人航天飛船的升空,在世界上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受到了世界各國人的矚目。它預示著中國尖端科技上升到一個新的領域,是中國進入WTO以來,展示中國綜合國力一麵有力的旗幟,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史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神舟”五號載人航天飛船的升空,不但向全世界證明了中國綜合實力的強大,也為眾商家提供了一次千載難逢的好機會。這是本世紀以來最大的一筆壟斷性資源,無論誰搶到了這一機遇,就擁有了獲取勝利的最強優勢。搭上“神舟”這趟飛船,要比花重金做廣告產生的效果好得多,它意味著在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將對手遠遠的甩在身後。用營銷的眼光來看,“神舟”五號的升天牽動著億萬人民的心,中國的、外國的,搭上“神舟”五號就意味著向全世界做了一次廣告,人們記住了“神舟”五號也就記住了抓住這一機遇的商家。

蒙牛就是牛,它將這次機遇利用得淋漓盡致。

航天員的選擇可謂萬裏挑一,各方麵的條件都必須完全符合規定。因此,一旦航天員候選人員被確定,其各方麵要求都隨之嚴格起來,包括飲食。專門為航天員準備的食譜多達8頁之多,其待遇不次於一國首腦。

為了搭上這趟飛船,蒙牛受到了嚴格的考察。無論檢查有多嚴格,蒙牛沒有膽怯,因為它堅信自己產品的質量,它認為對得起廣大消費者。最後,蒙牛終於在重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被國家認定為“中國航天員專用牛奶”。

從此以後,人們在記住楊利偉和神五的同時,也記住了航天員專用奶——蒙牛。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機遇,善抓機遇者能成功,蒙牛的經曆就是對此最有力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