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李彥宏而言,校園生活可以說讓他如魚得水,更是他邁向成功的起點。
大家都知道比爾·蓋茨毅然從哈佛退學的事情,在他退學之後,他創立微軟公司,並且最後大獲成功。正是由於比爾·蓋茨這件事情的影響,讓人們的思想也開始發生轉變。人們忽然覺得,好好學習,考上一所大學這或許不再是成功的唯一道路。
緊接著,當馬雲也從大學毅然決然走出來的時候,並且最後在中國的IT界呼風喚雨的時候,人們再一次認為,一個人的前途也許和他在學校的學習好壞並沒有太大的關係。
從這個時候開始,有很多人開始質疑了:成功難道真的和教育有關係嗎?甚至有些人在麵對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之後出現的全世界就業率下降的情況,認為“上學就是在浪費我們的生命”,而且這樣一種略帶悲觀成分的基調對當時的年輕人的影響是巨大的。
尤其是在最近幾年,參加高考的學生越來越少,很多年輕人都選擇了去自己創業,就在傳統教育受到極其嚴重的挑戰的時候,李彥宏則通過自己的經曆告訴我們:一定要珍惜我們的校園生活,因為校園生活能夠讓我們受益終身。
對於李彥宏而言,校園生活可以說讓他如魚得水,更是他邁向成功的起點。李彥宏天資非常聰明,在他還上小學的時候就經常受到老師的表揚、同學的崇拜。
李彥宏在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喜歡聽他的姐姐給他講中學生的一些事情了。而等他自己上了中學,更是成了校園裏麵的小明星。
初中階段,李彥宏就讀於山西陽泉兵工廠的子弟學校,這在當時並不是什麼重點初中,就是一所普普通通的初中,教學質量也一般,從這個初中畢業的學生大多數都選擇上了技校,之後接替父母工作的這條人生道路,對於他們來說,重點高中簡直就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也正是因為這些客觀原因,當時成績名列前茅的李彥宏就成了很多人的期待。
但是初一、初二時,李彥宏是一個非常貪玩的小男孩,他最喜歡的事情就是等到放學之後,和自己的一群好朋友在外麵嬉鬧,經常是玩到太陽落山才和小夥伴們依依不舍地回家。
也正是因為過於貪玩,偶爾還會出現忘記交作業,最後被老師批評、罰站的事情。但是,李彥宏的父母一直很寵他,所以對他也一直很寬容。
老師對於李彥宏的要求還是非常嚴格的,經常會批評他,因為雖然他的成績一直都不錯,但是,按照當時的條件,李彥宏想要進入當地的重點中學——陽泉一中還有一定的差距。
不過,對於老師這些苦口婆心的批評,年少的李彥宏總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當時,李彥宏的班主任老師認為,像他這樣貪玩,不好好學習的學生是不可能考上重點高中的,真是可惜了他的天分。
到了初三之後,學習壓力加重。但是李彥宏還是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其他的夥伴都知道開始學習了,沒有人陪他玩,他就一個人跑到街邊的象棋攤和別人下棋。
逐漸地,周圍同學們的認真和專注讓他感覺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緊張感。如果因為自己不夠努力,從而喪失了本來就可以獲得的重點高中,甚至是進入重點大學的機會,那不是讓自己後悔一輩子嗎?
俗話說:“有了壓力才有了動力”。從這之後,李彥宏就好像是換了一個人一樣,他在每一個階段都給自己製訂了不同的學習計劃,按照計劃進行認真地複習,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
李彥宏的學習方法也與其他同學的“題海戰術”不同,李彥宏隻要是做一份試卷,就會把出現錯誤的題目收集起來,一個又一個地進行認真分析,找出自己為出現這樣錯誤的原因,從而讓自己不在同一個地方跌倒。
終於,在接下來的中考中,李彥宏以全校第二名的優異成績考入了陽泉一中,結果讓周圍的人大跌眼鏡。
自從有了初三的經曆,李彥宏上了高中之後,學習更是刻苦了很多,特別是高一那年去北京大學參觀了之後,在他的心裏就埋下了一個一定要考上北大的強烈願望。
等到了高三,李彥宏再一次發力,他每天晚上都會挑燈夜戰,用心準備著每一次模擬考試。在半年的時間裏,李彥宏光是總結錯題就寫滿了好幾個筆記本。
其實,李彥宏的學習之道,就好像是金庸先生筆下的林學高手們一個個成長的方法是一樣的。
在起初的兩年時間內用來修煉自己的內功,而且最為主要的是鍛煉思維、開闊眼界,雖然看上去也許成才的速度慢了一些,但是當內在功力修煉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對於知識的領悟能力增強之後,再去研究學習新的知識,自然是如魚得水了。
果然,高考再一次成就了李彥宏,他作為陽泉一中的狀元,成功地被北京大學錄取了。從這一天開始,一個嶄新的廣闊天地開始向其招手,就這樣,李彥宏踏上了進京的求學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