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的距離繼續縮短,那兩人似乎察覺到沐風正在追趕,在空中停下身形,回過頭來,注視著逐漸靠近的沐風。看見沐風迅捷如電的身形,兩人都露出凝重的神情。
眨眼之間,沐風就來到兩人麵前,氣定神閑的停下身形。
這兩人都是中年人,麵容清瘦,頜下留著一縷美髯,一身青色的道袍,頗有幾分仙風道骨之氣。看見沐風竟然如此年輕,兩人眼中閃過一絲驚異。
沐風衝兩人一拱手。“兩位道長,恕我冒昧,不知兩位是不是前往瀛洲?”
那兩人點了點頭。
“在下沐風,初次渡海,不知瀛洲離這兒還有多遠?”沐風有些不好意思的問道。
沐風突然出現,那兩人本來還心有疑慮,沐風如此一問,兩人又忍不住笑了起來。其中一人答道:“瀛洲距此還有六百海裏,小兄弟如果願意,不妨和我們同行。”
沐風聞言大喜,忙連聲道謝,三人便連袂向前飛去。
沐風生性灑脫豪爽,很快就和兩人熟悉起來。原來這兩人都是瀛洲玉虛觀的弟子,一個叫玄真,另一個叫玄明,兩人是在外辦事後返回師門。沐風則隻說他是元洲的家傳修真者,這次是到瀛洲遊曆。
一路上,兩人對沐風年紀輕輕就有如此修為讚歎不已,並極力邀請沐風到玉虛觀一遊,被沐風婉言拒絕。
閑談中,沐風裝作無意間提到,他聽說瀛洲青丘合穀山風景秀麗,有意前往一遊。不想聽到青丘合穀山的名字之後,玄真和玄明臉上都露出奇特的神情,說話變得吞吞吐吐,語焉不詳。
從兩人吞吞吐吐的話語中,沐風勉強得知青丘合穀山似乎有些古怪,但具體是什麽,兩人卻怎麽也不肯多講,隻是勸沐風最好不要前往。
沐風壓下心中的疑惑,笑著說他隻是隨口提提,並沒有真的要去,兩人這才釋然。
途中沐風不時向兩人請教瀛洲的情況,兩人也十分詳細的一一回答沐風,隻是對於青丘合穀山,卻再也隻字不提。
不知不覺中,六百裏海路一晃即到,遠處已經可以看見一線黑色的地平線。
三人在海邊的一座小山上停了下來,沐風向兩人告辭,準備離開。
玄真猶豫了一下,突然對沐風道:“沐風老弟,我們知道你這次的目的就是青丘合穀山,可惜我們兩人礙於師命,確實不能再對你說什麽。不過我想送你一首詩,若你能參透,對你青丘之行或許有所幫助。霧隱樓台月迷蹤,半山煙雨半山風,曼聲媚影銷魂塚,望斷天涯亦為空。”玄真輕聲吟道。
沐風聽後,茫然不知所雲,正要再問,玄明搖搖頭。“其實我們對這詩的含意也不甚明了,我們能夠告訴你的隻有這麽多了。青丘於此地西南五百裏,望沐兄弟多加保重。”
沐風見玄明如此說,也就不再多問,隻是將那首詩記住,準備到時候再慢慢參詳。玄真和玄明又叮囑了幾句,就告辭離開。
看著兩人的背影,沐風感激不已,雖然隻是萍水相逢,兩人待他卻如兄弟一般。沐風一直目送兩人的背影消失,才轉身離去。
按照玄明指引的方向,沐風展開身形,飛馳而去。一路上,沐風反覆推敲玄真所吟詩句的含意,卻始終不得要領。
在沐風全力施為下,五百裏的路程很快即到。此時已是傍晚時分,出現在沐風眼前的是一片黑壓壓的山巒,四周荒無人煙,隻有樹林中不時傳來幾聲野獸的叫聲。
無涯子在丹劫中留下的地圖已是萬年前的東西,經過萬年的滄海桑田,現在的地形和當初有了許多的變化。沐風看著眼前層層疊疊的山巒,一時不知從何下手。
無奈之下,沐風登上一座最高的山峰,藉著夕陽的餘暉,仔細分辨四周高高低低的群峰,希望能夠發現一些線索。
搜索了一會兒,沐風確定幾座可疑的山峰,決定一座座前去察看。
在夕陽落山前,沐風將那幾座山峰察看了一遍,但依然一無所獲。此時天色變暗,沐風決定離開合穀山,到百裏外路過時發現的一個小鎮休息一夜,明天再繼續尋找。
夜幕籠罩下的合穀山顯得幽暗而寧靜,不知何時,山林中升起了團團薄霧,四周的山巒在霧氣中若隱若現,縹緲不定。